3)第374章 欲望和勇气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朴实勇健之人,应该来说在士气上还是颇为旺盛的。

  只不过对于袁崇焕、曹文诏这些在辽东待过的高级指挥官来说,对于和后金军队展开如此大规模的野战,依然还是有些信心不足。

  因此他们始终还是立足于“我守敌攻”的战术思想,并没有积极的在后山丘陵地带迟滞后金军队的行动,前方哨探只是同后金的前哨稍一接触,便将军队收缩到了乌湖克图的防线之后,等待后金军队自行前来进攻。

  俗话说的好,将为军之胆。高级指挥官的举动,对于一只军队的士气来说,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。龟缩在防线之后,坐观后金军队大模大样的从西北缺口进入盆地,在距离己方防线数里外从容布阵,这显然极大的打击了明军这方的士气,原本因为自己这方兵强马壮而显得极为乐观的蒙汉将士,现在也不由有些疑神疑鬼了起来,开始担忧自己这方会不会输。

  七月二十八日下午,沿途留下2000人驻守归化东北方大青山各南北小路,自己带着察哈尔部一万八千人及第八骑兵师抵达乌湖克图的崇祯,看到的正是己方士气低落,而后金军队正在防线对面约五里外从容伐木扎营的景象。

  对于袁崇焕、曹文诏等人的保守心态,崇祯自然是极不满意的。但是大战将临,他也不好对这些高级军官大发脾气,再度动摇军心。于是他便通过大本营参谋部下令,命令所有参战的官兵明日一早出营,接受自己检阅。

  七月二十九日上午,太阳升起之后,明军大营中一队又一队将士的鱼贯而出,站在了营地的防线之前列阵,这顿时引起了后金方面的小小混乱。

  后金军队这些天在明军面前表现出来的那种从容自如,可并不是什么事实。在发现了明军在乌湖克图严阵以待之后,不少意志不够坚定的蒙古首领和女真亲贵就已经萌发了退兵的念头。

  莽古尔善就是退兵论的支持者,他认为这次出兵的目的既然是消灭察哈尔部,而不是同明军战斗,那么在明军表明要加以干涉之后,他们自然就应该退兵。要是想同明军战斗,当初进军就不会选择这条路线了。

  但是此前一直避免和明军爆发冲突的黄台吉却不认同这个主张,黄台吉认为既然已经走到了这里,就不能轻易的被明军的姿态所吓倒。此次进军的失败不过是小事,让明军养起了面对后金军队的自信心可就是大事了。

  更何况对面的明军显然有些信心不足,哪怕是先占据了优势地理,也还是准备以守城的方式打一场野战。也就是说,选择战斗和撤退的主动权依旧在他们手中,那么为什么不试着打一打,哪怕不能击败对面的明军,也要告诉草原上的蒙古诸部,明军在野外作战有多么无能,蒙古诸部不要指望明军能够庇护他们,除非他们能够将自家的牧场用城墙都围起来。

  态度一直摇摆不定的代善,这次倒是站在了黄台吉这边,认为不管如何,后金军队在野外遇到明军时,还没有过不战而退的先例。何况此次双方的军中都有着大量的蒙古人,要是在这场战争中示弱,都会引起蒙古诸部的下一步作出的选择,因此还是应当打上一场的。

  黄台吉和代善的主张赢得了女真亲贵的支持,但蒙古和女真联军的中下阶层,对于这场战争还是抱有疑虑的,因此在明军突然作出了出营列阵的动作时,顿时就有些尘土飞扬了起来。黄台吉、代善等人立刻登上了营中的高台,用缴获的明军望远镜观察起了对方的动向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