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723章 召见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批阅奏折的朱由检倒是显得很轻松写意,他头也不抬的说道:“免礼吧,你先在边上坐上一会,待朕批好了这几份奏折,再和你说事。唔,顺便帮壁炉添上几块木柴…”

  在吕琦的指点下,汪春云找到了皇帝所说的壁炉,在一边的铁篮中找到了小臂粗细的干柴,他小心翼翼的给壁炉添加着干柴,随着壁炉内火焰的增强,原本还有些心浮气躁的汪春云倒是真正的平静了下来。

  就在他默默的往壁炉内添加木柴时,朱由检终于批好了手中的奏折,起身走到了壁炉边上。察觉到皇帝走过来之后,汪春云赶紧丢下木柴再次向皇帝行礼问好。朱由检拍了拍他的肩膀之后,便坐到一边的椅子对他说道:“不必这么拘束,起来说话吧,朕记得你在燕京大学上过学?”

  汪春云随即回道:“是,小人之前在家中虽然上了几年私塾,但是来了北京之后觉得学问还是太浅了,难以应对生意上的往来,就在燕京念了一年短训班。”

  朱由检拿着一块木柴把之前汪春云丢进的过多木柴拢了拢,拨旺了火势之后,才丢下手中的木柴对着他说道:“既然是燕京大学的学生,那就是自己人。吕琦,等会给他拿一块入宫的腰牌。今后你有什么问题,自己进宫来跟朕说也好,或是写了折子递上来也好,都行。朕总是要给你主持公道的…”

  汪春云顿时大喜,连连向崇祯道谢不已。待到他的情绪稍稍平静了些,朱由检接着才对他说道:“你既在燕京大学上过学,那么总应当读过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这篇文章,那么朕就考一考你,金银和货币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?”

  由皇帝组织人员编写的《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》已经是七易其稿了,说是一篇文章,但事实上已经相当于一部小册子了,而社会调查部和燕京大学的教授们依旧还在搜集数据,准备对其进行第八次修订。

  这篇文章刚刚出现时,因为其使用的枯燥的语言和引用的大量数字,和大明文人的审美观念不符,因此一直不是很受重视。除了那些户部官员和想要讨好皇帝的文人会去研究文章的内容外,其他人基本对这篇文章持无视状态。

  但是随着大明经济活动的复杂化和股票、公债的出现,使得商人们不得不重视起这篇文章来了。特别是银行业的股东和高级职员们,如果没有读过这篇文章的,几乎都会被众人所排斥。

  毕竟这篇文章是目前大明唯一一部经济学方面的著作,算是系统的阐述了财富、土地和货币之间的联系,虽然其中还有着许多缺陷,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来说,无疑是一本直指经济运行规律本质的秘籍。如果连这篇文章都看不懂,那么他们就更加无法了解银行究竟是怎么运作的了。

  汪春云极为喜欢这篇文章,对于各个版本也都有所研究。因此听到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之后,他只是安静的回想了片刻,便对着皇帝解释起他对于这篇文章的看法,还有金银和货币之间的关系。

  汪春云一气讲了将近半个小时,这才意犹未尽的说道:“…所以臣以为,流通起来的金银才能称之为货币,不能进入市场流通的金银就不能称之为货币,而是一堆没有使用价值的石头罢了。

  就好比商铺卖不出去的存货,看起来确实是有价值的,但是砸在手里的存货,实际上一文不值,还占了仓库的地方,就是一堆废品。

  所以,对于银行来说,储备金银本身并无意义,以金银为本金发行的纸币,在市场上流通起来,才是真正的钱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