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748章 芸芸众生相十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交流过于频繁的缘故,因此能够借这个机会打击支持海外贸易的官员,他们自然是不遗余力的。

  虽然有着众多官员的反对,但是朱由检还是部分赞同了笪继良的建议,对于棉纱和生丝出口实施配额制度,而不是一刀切的进行禁止。

  而笪继良提出的第二条建议便是,放开对于海外拓殖的限制。在过去几年里,大明对于海外的拓殖行动还是相当成功的。只不过之前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及南洋土邦的势力,使得参与这种海外拓殖行动的,不是宗室权贵投资的殖民公司,便是那些士绅大族联合起来的势力,普通商人和中小地主基本负担不起昂贵的海外拓殖活动。

  但是随着大明海上势力的扩张,从库页岛到马六甲海峡都已经成为了大明海军的控制区域,西班牙人、荷兰人乃至南洋诸岛的土邦,已经无法对大明的拓殖活动造成障碍。特别是南洋总督区和马六甲总督区的建立,更是进一步加强了对南洋诸岛及邻近海域、大陆的控制。

  这样一来,对于南洋诸岛及东南亚地区的拓殖成本就大大的下降了。根据户部派出人员对这一广大地区的调查,认为这一地区还有许多荒地可以被开垦为上好的良田。即便是有些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岛屿,也极适合用作橡胶、焦麻、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。

  但是,先期在这一地区拓殖的宗室权贵、士绅大族,并不愿意把这些地区开放给国内的普通商人和中小地主们开发。他们宁可让这些土地荒着,然后按部就班的慢慢开发,依靠拓殖土地的收益去开发邻近的荒地,指望着把这些荒地都霸占下来。

  于是国内的普通商人和中小地主们,要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勋贵大户在海外大发横财,要么就得冒险去大明海军势力边缘的地区去冒险开拓。因为这样的局面,直接导致了大明海外拓殖速度陷入了一个瓶颈。

  如果是平常的年景,就算是笪继良也不愿意和这么多权贵对上,去动他们的盘中食的。但是在眼下的这个大荒之年,他就顾不上这些权贵们的看法了。在他看来,在这样的生死关头,那些权贵们还占着茅坑不拉屎,显然是没有道理的。

  铸币法案既然要从普通士绅地主身上获取资源,那么自然就应该放开对于海外拓殖的限制,让普通士绅地主们也享受海外拓殖的好处才是。虽然单个的士绅地主财力是不及那些豪门大户的,但是当这些士绅地主的财力联合起来时,那又是现在这些豪门大户所无法比拟的力量。

  笪继良的这个建议倒是得到了近半官员的支持,显然他们也认为开放海外拓殖的限制,可以平息士绅们的不满,同时也能尽量减少国内的人口负担。比起不断的往国内运粮,向海外运人显然更能减轻地方上的赈灾压力。

  听取了几位大臣的意见后,朱由检选择了同意放开限制,允许民间自己组建小型的拓殖公司,并将一部分土地划出公开竞标,以粮食而不是金银进行竞标。不管是崇祯还是在场的官员们,都有意无意的忽视了这些土地原本的主人是谁,甚至都没人问起过这个问题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