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25章 天下瓷都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找,然而最关键的还是人。

  朕需要有人去钻研从黏土变成瓷器的原因和技巧,朕需要有人不断的推出新的瓷器制作技术,朕也需要有人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人的需求,制作出不同风格的瓷器来。

  朕希望景德镇不仅仅是一个制作瓷器的地方,它还是研发瓷器技术并引导瓷器文化潮流的所在,这样它才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瓷都。”

  宋应星颇为震惊于崇祯的想法,他可从来没想过皇帝会把一门手工业看的如此重要,不过对于他来说,却并不反感皇帝的这种想法。

  4次科举失败,4次往返于京城的长途旅行中,让宋应星对于普通劳动者的艰辛生活充满了同情,也让他对于各种能提高生产力的技术,充满了兴趣。

  宋应星立刻自动请缨道:“如果陛下准许的话,那么臣愿意去研究瓷器成型的原因。”

  原本就想让宋应星去管理景德镇的崇祯,能够听到他自愿的请求,自然是最为高兴的。

  朱由检随后便开口说道:“朕原本也打算让你去负责景德镇的管理工作,景德镇常住人口超过10万,而一年流动人口超过30万。

  这么集中的人口密度,已经完全够得上单独设置一个县了,朕打算把景德镇单独设县,从饶州脱离出来,单独进行管理。

  新设置的景德镇县,所有的人事权朕全部交给你,你认为应当实行什么样的政策,可以促进当地陶瓷业的发展,朕也给你这个权力。

  不过朕希望你上任之后,替朕做好两件事。”

  宋应星很快便说道:“请陛下吩咐,臣一定会尽力而为。”

  朱由检爽快的说道:“第一件事刚刚朕已经说过了,就是建立一所陶瓷学院,培养制作陶瓷的人才,研究制作陶瓷的技术,并降低陶瓷制作的成本。

  景德镇的瓷器价格低廉,但是一只普通的瓷碗也要一钱银子,相当于普通农夫五分之一的月收入,这显然不是一个让普通人能够毫无负担承受的价格。

  朕希望把瓷器的价格降到十分之一左右,这样我大明的普通人也能够用上瓷器,而不是粗劣的陶碗”

  宋应星顿时有些踌躇了起来,他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现在景德镇陶工的技艺已经非常成熟了,如果稍稍降低一些,臣大约还能做到。但是降低到十分之一的价格,臣不敢欺瞒陛下能做到。”

  朱由检思考了一会便说道:“想要降低制作成本,一是提高瓷器烧制的成功率;二是提高生产效率,尽量以新工艺去取代旧工艺。

  比如试着用煤炭取代木柴作为燃料,或是用机器印刷取代人工手画,这样就可以大规模的生产普通瓷器,降低烧制成本。

  而部分精品瓷器,则可以沿用旧的手工制作方式。朕每年会拨给你1万两白银,专门用于试验这些新技术。”

  宋应星并没有如崇祯预料,变得开心起来,反而变得有些犹疑的说道:“可是陛下,景德镇十多万陶工都仰赖制瓷为生,如果按照陛下所言,采用机器取代人手制作的话,那岂不是断了这些陶工的生路?”

  朱由检马上摇着头说道:“并不是你想的这样,采用机器取代人手制作之后,虽然短期会有一些陶工会失业。但是只要做好培训和安置工作,这部分人可以换到其他工作上去。

  且瓷器成本降低之后,瓷器销售市场会扩大到现在的数倍以上。瓷也并不是只能用来制作餐具、水瓶和小玩意,也可以烧制瓷砖之类的东西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