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60章 对林丹汗的评价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真正有战斗力的部队也就一两万人而已。

  且蒙古人除了放牧之外,向来不事生产。右翼蒙古在三娘子几十年的治理下,也就是建了一座归化城。而归化城内也没听说有什么冶铁业,否则山西的铁锅也不会在蒙古草原上会如此畅销。

  虽然林丹汗西迁之后,打的顺义王和右翼蒙古各部节节败退,吞并了不少部族人口,看起来势力大涨。

  但是诸位应当先明了一件事,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,只有当一切政治手段都失败了,我们才会试图用武力去解决需要面对的难题。”

  皇帝的话语,陡然让孙承宗等人耳目一新,“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。”孙承宗不由心中一动,反复在心里复述了几遍,接着若有所思的听着皇帝继续说下去。

  “林丹汗对名义上是自己部属的右翼蒙古选择了战争,无疑就是在说明,他对于右翼蒙古各部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能力,不得不使用了最为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。

  林丹汗虽然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,但是在政治上却是失败的。自从达延汗改革之后,蒙古各部遵循的就是黄金家族是蒙古汗国的共主,但是蒙古大汗通过各部头领管理整个蒙古汗国。

  蒙古右翼三万户虽然对林丹汗的命令阴奉阳违,但是却从来没有公开质疑过林丹汗是蒙古汗国共主的地位。现在林丹汗毫无理由的发动了对土默特部的战争,这等于是在宣布他要用武力强行统一现在松散的蒙古汗国。

  林丹汗的这种行为,不仅不会加强他对于蒙古汗国的控制力,反而会使得原本处于中立的蒙古各部也会联手反对他。

  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对顺义王的求援置之不理,事后又同林丹汗交好。那么草原上那些不愿意被林丹汗吞并的部落,要么远走他方,要么就只能跑去辽东投靠建奴。

  我们坐视蒙古内乱不理,让这些熟悉我大明边墙情况的右翼蒙古部落投奔后金,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?

  再说了,林丹汗在自己熟悉的根据地辽河套草原,尚且不能抵御后金的攻击,要惶惶西窜。诸位怎么能够肯定,当建奴再度西征时,林丹汗会在一个敌意遍布的河套地区誓死抵抗呢?

  人在选择第一次逃亡的时候,也许会很艰难,但是对于第二次,他甚至都不会去仔细考虑,就已经下了决定了。

  我们坐视蒙古内乱,然后再同意给予林丹汗要求的市赏,很有可能就变成了打狗的肉包子,一去不复返了。”

  袁崇焕脸色涨的通红,终于忍不住提醒皇帝说道:“河套地区富庶,想来林丹汗应当不会轻易丢下归化城的。”

  朱由检毫不客气的对他反驳道:“归化城再好,难道建奴还能永远待下去不成?对林丹汗来说,再多的财富也及不上他手中的部众更宝贵。

  只要他避而不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