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274章 一份贸易协议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之外,从印度大陆到中国之间的航行,船队都已经非常熟悉了,风险也已经降到了相当低的程度。

  对于从印度大陆到中国之间的航行,自然气候和地理水文已经不在是船只最大的威胁,反倒是出没在这条航线上的海盗,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威胁。

  限制了葡萄牙商船不能扩大从印度大陆到中国的贸易规模的,是印度大陆出产的高价值货物太少,而中国产出的高价值货物太多,他们支付不起收购中国货物的货价,而不是印度大陆和欧洲的中国货物市场已经饱和了。

  此外欧洲人趋之若鹜的香料,在中国并没有那么疯狂的追捧,毕竟中国疆域辽阔,各地的饮食风俗大相径庭,香料只能作为一种调剂品,并不像欧洲人那样视为生活的必需品。

  在这个时代,除了中国以外的地方,对于来自于中国的丝绸、瓷器、漆器都视为珍宝,而来自中国的茶叶,也随着这些商人的传播,开始在世界各地流行了起来。

  但是一个出产了这么多珍贵货物的国家,除了金、银之外,居然对于外界的货物几乎一无所求,这样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,实在是太让那些跨越远洋而来的欧洲殖民者感到憎恨不已了。

  但是中国毕竟不是那些欧洲殖民者在其他地方遇到的野蛮民族,他们想要用武力打开中国的贸易之门,最终都一一失败了。因此,他们不得不把自己从美洲、印度大陆掠夺来的财富,用于交换中国出产的货物。

  但是这些财富不仅仅是中国所需要的,欧洲各国的君主和贵族们同样需要。因此中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规模,因为贵金属的不足,只能限制在目前的这个规模上。

  现在中国皇帝想要用印度大陆出产的,廉价而又丰富的棉、麻等原材料来当做交换中国货物的贵金属,这自然是一个极好的提议。

  萨门托现在唯一担心的,便是中国皇帝收购了一两趟这种廉价的原材料后,便中断了这种亏本的买卖,这对于他来说损失就比较大了。

  “每三年重新商议一次合同,可以接受这个条件。但是对于棉花、硝石的数量、价格,朕以为可以确定价格,但是并不要限定数量,不过要指定这些货物的交割港口。

  今年杭嘉湖地区因为海溢,百姓受灾较为严重。虽然朝廷免去了这些地方的税赋,但是也需要给予一些救灾的措施,好让这些地区的经济生产尽快恢复下来。

  杭嘉湖地区一向是有名的桑棉种植区,几乎家家都会纺纱织布。京城虽然开办了许多棉纺织厂,但是织布的效率实在是过于低下,且织布技术也远不及南方。

  朕以为,不如把北方的棉纱运到南方,然后在杭州、湖州等地设立织布厂,一来可以解决京中织布效率的问题,二来也能顺便赈济浙江灾民。你把朕的意思同徐省声说说,让他看看如何操办这事。

  这样,如果明年这些葡萄牙人真把棉花运来了,就直接在上海或是舟山进行交割好了。想来,以江南的纺织人力,就算是再多的棉花也够消化了…”

  朱由检同吕琦交代着,同葡萄牙人进行贸易交涉的事情时。黄立极同几名亲信也正商议着,手头上的政事。

  当这些政事堪堪商议完后,这些亲信都纷纷起身告辞,唯有张瑞图留了下来。

  黄立极用手搓了搓脸颊,让自己清醒了些,却突然看到了尚未离去的张瑞图,他不仅有些诧异的问道:“长公你可还有事情要说?”

  原本有些犹豫不决的张瑞图,听了黄立极这一问,反而镇定了下来,对着他拱了拱手后说道:“我范兄,兄弟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说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