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608章 大本营机构之调整_挽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后,觉得自己好像再次成为了一名刚上战场的新手。

  上一次跟随孙承宗前往大同组建战时大本营时,虽说这个新命名的机构出现,给了孙承宗和总参谋部在战时极大的权力。但做起事来,依旧还是胡子眉毛一把抓,参谋本部、司令部、后勤部之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权责一说。

  参谋本部的参谋代行司令部、后勤部的职责,或是司令部成员越过参谋本部的参谋独断专行都是有的。而孙承宗对此并没有多加干涉,因此整个战时大本营,更像是孙承宗一个人的幕僚团。

  得到孙承宗信任的官员,几乎拥有无限权力,比如当时袁崇焕,基本上独断了整个对察哈尔部的作战计划。

  茅元仪虽然以文入武,且亲自带过兵,但他行事之间过于谦让,缺乏身为大军统帅对于权力的独占欲望。因此作为孙承宗幕僚时,尚能有所建树。一旦让他专任方面之责,便显得有些犹豫不决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,茅元仪虽然掌握着蓟州战时大本营的最高权力,却总感觉处处为难,一些措施始终难以落实下去。而崔呈秀和蒋德璟两人,也把他视为了战时大本营的管家,而不是蓟州大本营最高权力的执掌者。

  然而,今日会议上,崇祯不过把这些部门的权责划分清楚,并让各部门主官编订一份工作计划,就已经把此前让他感觉为难的诸多事务,顺利的下发到各部门去解决了。

  这种井井有条的感觉,顿时让茅元仪意识到,参谋本部只是计划的提出和监督者,并不是实施者。作为参谋本部的负责人,他并不需要负责解决问题,而是要建立一批解决问题的下属部门。

  这些部门的设立,使得参谋本部对于办事人员的个人能力的要求降至最低。把一个出色天才才能干的事务,分解成让数个、数十个庸人去干,这才是参谋本部存在的意义。

  见面会议结束之后,朱由检同崔呈秀、蒋德璟两人做了一次单独的交流。在他的居中调解下,崔呈秀、蒋德璟都表现出了愿意放下成见,在战事中密切合作的姿态。

  朱由检倒是清楚,两人不过是在自己面前做戏,不过他们能够在表面上维持和解,已经足够让他满意了。毕竟因为州河水库和唐山钢铁厂的诸多事务,两人互相攻击的上疏摆在他面前,起码也有数十封了。

  两人互相做了保证之后,崇祯便结束了会谈,亲自送两人出了西院。而这时,去找人的郑思俊也带着一位肤色黝黑的中年人赶回了西院。

  稍稍了解了一下,崇祯便知道了这位叫做章进财的中年人,原本是工部的一位吏员,因为在修建铁路的事务上成绩出色,因此被派来主持京城-蓟州-遵化铁路和蓟州到河西务段铁路的负责人。

  京城-蓟州-遵化铁路现在只修到蓟州,还有两座铁路桥梁没有建成;而蓟州到河西务段铁路,因为借用了两座现有的石拱桥,倒是只剩下了一座铁路桥梁和最后30余里铁路没有铺设。

  听到了皇帝的询问后,章进财顿时回道:“京城-蓟州段,每日发车10趟已经是极限。一趟车为4节车厢,可运120吨货物,或是240到300人。特殊状况下,晚上也能通车,但是对于马匹的损耗会很大。

  而蓟州到河西务段每日发车最多8趟,至于剩下的30多里铁路,臣可以保证4天内铺设完毕。”

  朱由检盯着长桌上的沙盘,突然对着章进财问道:“蓟州到马伸桥有多远?”

  “约40里不到。”

  “如果从蓟州建一条铁路过去,蓟州城内有没有这些材料?”

  “建到马伸桥大概够,再过去恐怕要从唐山调运铁轨过来了。”

  朱由检看着他点了点头,便对着一边的郑思俊说道:“让他担任你的副手,关于铁路运输调度的事务,由他一人负责。

  另外通知唐山钢铁厂,运输一批钢轨过来。如果确认遵化尚未沦陷,那么要以最短的时间修通蓟州到石门之间的铁路…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