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00章 此乃,国之重器啊!_大明:让你励精图治,你去养生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的工具。

  比如那炮筒,可以使炮弹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射。

  但显然,仅靠在炮管内爆炸,产生的冲击力并不足以将火炮的威力提升。

  关于这一点,朱瞻基最深的记忆就是一个清代的战争电视剧。

  在清朝与外国发生海战时。

  当一颗清朝的炮弹落入国外的战舰上时,战舰上所有的外国士兵都慌了,全部趴在地上。

  可是,等了半天,那炮弹竟然不响,也不炸。

  最后才发现,那炮弹根本就是一个铁球。

  压根没有爆炸的作用。

  这是朱瞻基小时候的记忆,那种在技术上完全落后的感觉,让他几十年无法忘怀。

  而如今明朝的火炮,其实也是这个道理,虽然说铁球就有点扯淡了,可道理是一样的。

  通过那些硬物,远距离伤人,说白了和弓箭、投石车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。

  而爆炸却只产生于炮管内

  这并不是朱瞻基所愿意看到的。

  这次改进的方向,便是弹药。

  后世现代火炮武器,之所以可以达到发射出去很久,抵达目的地才爆炸,其根本的原因,正是因为弹药的先进程度。

  虽然弹药产生的冲击力和发射动力与如今的火炮原理是一样的。

  但弹药简单直白来说,分为了两个部分。

  一个是弹药的底座,是致使弹药,导弹产生冲击力,动力的原因所在。

  火炮的基座,通过自动化的敲击方式,如撞针,将弹药底座上比较脆弱的部分,底火敲碎的同时,产生火花,引燃,直到通过炮管发射。

  而在弹药底座火药产生的动力结束后,亦或者在击中目标后,通过很多种方式自动引爆弹药前面的火药。

  比如,弹药头部的触爆器,通过弹头的撞击,触发点燃程序,将内部火药点燃,爆炸。

  亦或者,通过螺旋的转动方式,转了多少后自动爆炸。

  还有电子引爆等等。

  但总的来说,就是两种,触发式和引信调较式。

  尽管这个时代肯定是没有这样先进的技术的,但不能照搬,按照原理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还不行吗。

  按照如今这个时代战争的方式,想要达到那种发射后再爆炸的目的,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延迟引线时间!

  比如,按照如今这个时代的发射方式,依旧在火炮的药室部发生爆炸,产生动力。

  但是,将整个炮弹,制作成为一个大铁球,足以承受火炮药室部爆炸的大铁球,然后在这铁球的预留口,留一个导火索。

  在导火索爆炸产生推动力的同时,也点燃这导火索。

  当炮弹抵达一定的距离后,导火索燃烧殆尽,点燃内部火药,从内部发生爆炸。

  这个过程,就是就起到了一个延时的效果。

  当然,这种是最简单的延时性体现。

  还可以替换成其它很多种方式。

  不过这个过程是漫长的试验期。

  如今他们所掌握的,正是这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