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章 不仅要坐,还要坐的住,坐的稳。_大明:让你励精图治,你去养生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物战神儿子不熬死,留多少家底都是白搭。

  “好好干,爷爷看好你。”

  最后丢下这么一句鸡汤后,老爷子便直接动身前往了鸡鸣寺度假。

  这不禁让朱瞻基想起了前世领导去三亚前经常跟他说的一句话:好好干,公司的发展壮大要靠你们。

  不过在反复确认爷爷确实离开了皇宫前往鸡鸣寺后,朱瞻基不仅没有生气,反而长松了口气。

 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内理政这事,虽然会很累,但他并不是那么的抗拒。

  他怕就怕在这老爷子嘴上说是监国,实际上却是在背后暗中操盘,甚至是每天指导

  如果是那样,自己基本上算是完了。

  拉屎放屁都得琢磨琢磨,更别提是出去午休一下,散步一下,喝个下午茶了。

  可既然老爷子去了鸡鸣寺那好多东西就可以从长计议了

  只要老头子不在,监不监国也没啥太大分别,顶多也就是劳累一点。

  在老头子离开没有多久。

  内阁大学士们便纷纷赶来了。

  在他们的身边,还有几个太监端着不少的奏折。单从数量上看,就够他喝一壶了。

  而且如今是永乐年间,还没到明朝的中后期,也就是说,这些奏折都是需要他亲自披红决策的。

  想到这里,更是脑袋大。

  不得不说,自己那太爷爷和爷爷聪明是聪明,有本事也确实有本事,可就是这玩意儿太耗命了。

  人家其它朝代的皇帝要么有宰相,要么有真正意义上的内阁首辅,就独独到了他们这里变了花样。

  没见过面的太祖借着胡惟庸事件把宰相制给搞没了,从今往后明朝没有了宰相。

  作为后世人都清楚,宰相制这个东西有利有弊。

  好的地方在可以用自身的才学和本事帮助皇帝分忧,解决很多麻烦,最起码递到自己面前的奏折不可能像眼前这样,跟堆小山似。

  同时在一些特殊的时候,比如君王是昏君,可以防止君王做很多的糊涂事。

  可坏也就坏在这,你要人家做事,就必须给权力,给了权力,你的权力就要受损,威信就要被分走。

  这间接就会导致皇帝对天下的掌控力削弱。

  古代王朝政治体制的本质就是家天下,是一家之天下,而非所谓的天下人之天下。

  而恰恰皇帝掌控天下的手段就是通过这些臣子。

  你说在中间搞了这么个角色出来,甚至到了跟皇帝叫板的程度,人家能容你嘛?

  他太爷爷表示:大明不允许这么牛逼的人存在。

  不得不说,他太爷爷是真牛逼。

  自古以来朝堂之上的争斗就多集中于皇权与相权之间。

  说白了就是,皇帝认为天下是他们家的,自然想要臣子清廉,忠心耿耿,最起码你不能背着我吞私货。

  可现实却是,君权的建立往往就必须依靠无数的小势力来支持和组成。

  比如支持李唐的关陇集团。

  既然你王朝的建立都需要人家,那你就不可能把人家当个要饭的。

  人家不仅要赚钱,还要站着把这钱给赚了。

  而这,就是君权与相权的根本矛盾所在。

  一个吃饱了,不能坐视吃饭的家伙给糟蹋了。而另外一个则吃了个半饱,老板就给撤了席,这事能行吗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