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四十章 从天工开物说起_葬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派人前去了他的原籍,并且找到了此人。

  他不但编著了这套《天工开物》,而且在天文之事上也造诣颇深,另外还著有《观象》《谈天》等著,所以经过多次劝说之后,他已经答应出仕为官,暂时朕打算在工部之下,再成立一个大中科学院,专注于各种学术之研究。

  而宋应星涉猎极广,正是主持此事的最佳人选,所以朕已经下旨,授其为大中科学院监正之职!”

  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,诸臣纷纷点头,虽然不太清楚这科学院是个什么东西,但是他们也知道,肖天健时不时的会弄出一些新名词,所以也就习以为常了,既然肖天健要成立这么一个部门,那么肯定不会是无的放矢,胡闹着玩儿的,所以大家也对此不以为意,对肖天健能搜罗来这么一个人才也感到高兴。

  肖天健从桌案上,将这套《天工开物》放到一旁,接着拍着剩下的那些书,对诸臣说道:“大家先将这套书放到一旁,看看下面的!这一次朕下旨刊印的还有几本书,大家可以看看!

  这里面还有前朝重臣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《几何原本》《泰西水法》,孙应元所著的《西洋神机》《经武全书》《几何用法》《几何体论》《泰西算要》,徐霞客所著的《徐霞客游记》,名医李时珍所著的《本草纲目》,以及《救荒草本》当然也不乏一些其它书……

  今日朕之所以刊印这些书籍,主要是想要让大家知道,前明实质上能人很多,其中不乏身负奇才之人,可惜却并未受到前朝重视,甚至像孙应元这样的大才,居然被前朝冤杀,实在是令人痛心疾首!

  读书不单单只读四书五经,读书人为了什么?俗话说的好,学会文武艺,买与帝王家!读书人不正是想有朝一日学成之后,能安邦治国,经纬天下吗?

  假如读书人长久下去,只知读一些四书五经,难道就能治国安邦经纬天下吗?大明亡,便亡于此道!诸位之中大多数人乃是读书之人,恐怕不会信服朕所说。

  但是我们不妨简单说吧!仅仅依照前朝科举所考之事,官吏中了进士之后往往要授官,而且多外放于地方为地方官,许多人根本不知农政,如何管好地方农政?

  所以本朝要摒弃前朝旧制,科举不单单只考死板硬套的四书五经八股文,那样只能培养出来越来越多读死书之人,绝非我强国所需之才!

  所以朕取士,今后并不看谁的八股文写的好,谁的字写的漂亮,而是要读书之人,学有所专,各有一技之长,不管他们是专于农政,还是专于法学,乃至是专于数算之学,朕将按才任用!此乃才是今后富国强民之道!

  想我泱泱中华,数千年来人杰地灵,创造了多少奇迹,可是现如今却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诸国,也就是你们所常说的泰西!

  假如我们还不能因此自省的话,那么不需多长时间,我泱泱中华,便会远远被这个时代的西方诸国抛至后面!”

  肖天健的话说到这里之后,朝中诸臣都皱起了眉头,不仅有些抵触,有人认为肖天健突然改变用人之法,那么对于天下诸多士子,将会是何等的打击,要知道多少读书人十年寒窗,读的都是四书五经,写的都是八股文,突然间肖天健说不看重这些,那么就意味着这些读书人这么多年所学之物,所花费的时间都等于白白浪费了!

  而让读书人今后学一些杂学,这又成何体统?于是不少文臣顿时都为此紧张了起来,更有人认为,肖天健所说有点危言耸听,泱泱中华几千年来,是何等的辉煌?怎么可能不学这些杂学,今后就会被那些泰西诸国抛至后面呢?

  于是本来还很是热闹的气氛,在肖天健说罢了这些话之后,大殿之中便立即冷了下来,不少人露出了抵触的情绪,但是武将方面,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。

  这章字数少了点,下午再加更一章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