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六十八章 再议迁都_葬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明王朝非常不利,那就是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,整个华北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规模非常大的鼠疫疫情,造成了大量的民众死亡,波及面非常之大,军队这样人员密集的地方,鼠疫的危害更是严重,造成了北方明军大批死亡抑或是丧失了战斗力。

  结果在李自成在率军北上的时候,北京城之中基本上已经是十室九空,守御京畿的明军也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,使得李自成相对比较轻松的拿下了北京城,控制了华北地区,如果不是这样的话,李自成想要轻松拿下北京城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,所以说这场未来可能发生的大鼠疫,也是造成明朝覆亡的客观原因。

  现如今如果按照历史上来说,才刚刚到了崇祯十五年间,肖天健不知道北方未来还会不会发生这么大规模的鼠疫情况,如果现在就立即定都北京城的话,势必要牵动大批人员和军队北移,一旦北方再按照历史上的那样,发生大规模的鼠疫的话,对于他大中朝来说,无疑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,甚至于可能动摇国家的根本。

  故此有这一层顾虑,也是肖天健迟迟未下定决心定都北京城的原因之一。

  现如今诸臣又一次提出了定都议题,很显然如果肖天健不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的话,对于今后政事的发展,肯定会起到不利的影响。

  听着两派意见各持己见,在朝堂下争论纷纷,肖天健咳嗽了一声抬手止住了正在争论的诸臣,沉吟了一下之后,开口道:“诸卿都是为国着想,定都之事也确实不宜久拖不决,诸卿的话都有道理,看到诸卿为这件事争论,朕其实很高兴!

  至于定都于南京还是北京这件事上,两厢都有好处,但是也都有缺点,朕意还真是一时难断呀!

  不过从长远来说,朕却以为,定都北京利大于弊,假如定都北京的话,无疑对于北方的经济人口的恢复助益良多,而且还可以震慑北方,可谓是三全其美之事,虽然前期会因为漕运增添负担,但是朕以为这件事并不是什么难办之事!

  大明漕运弊政太多,而且漕运消耗甚大,滋生出不少的腐败,以朕来看,如果想要革除这样的弊端,漕运完全可以海运取代,海船可以造的更大,单船运量可以更多,沿途消耗也会更少一些,而且速度还可以提高,免去了沿途通过各个船闸之繁,而且海船可以直抵天津卫靠岸,如此一来免去了不少的开销,所以今后一旦定都北京的话,对于漕运来说,完全可用海运取代漕运!

  另外北方虽然现如今粮食尚不能完全自给自足,但是主要原因却并非是北方土地贫瘠,而是大批前明勋戚占去了太多的土地,造成了北方粮食短缺的情况,现如今我朝新立,各种弊政近期已经被纷纷革除,料想只需恢复了北方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