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二十三章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_葬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四月末,对崇祯提出了他著名的“四正六隅,十面张网”的对各路义军围剿的计划。

  四正六隅简单说就是以陕西、河南、湖广、江北为四正,四巡抚分剿,而专防延绥、山西、山东、江南、江西、四川,为六隅,六巡抚分防而协剿,是谓十面之网,而总督、总理二臣随贼所向,专司征讨,中心思想是将流动作战的农民军堵截并包围,然后加以消灭。

  这个办法一经杨嗣昌提出,崇祯当即便拍板同意了杨嗣昌的这个计划,并且杨嗣昌还上奏崇祯,增兵十四万,加饷二百八十万两,就连这样的要求,崇祯也立即便答应了下来,下旨安排实施。

  崇祯就是这样一个性格,刚愎且先不说,他如果不相信谁的话,那么不管这个人多有能力,他也不会相信他,但是反之如果他信任谁的话,那可以说就是掏心窝子的信任,不管这个人提出什么条件,他都可以答应。

  当年他启用袁崇焕的时候,袁崇焕告诉他五年平辽,崇祯大喜过望,立即答应了袁崇焕所有的条件,可是后来袁崇焕没有能完成他的承诺,崇祯便对袁崇焕失去了信任,虽然他也不相信袁崇焕会暗投东虏,可是最终很可能就是因为他恼恨袁崇焕忽悠他,没有按照约定解决掉关外的那些建奴鞑子,所以还是坐给了袁崇焕一个通敌的罪名,将袁崇焕逮起来凌迟处死了。

  也正是他这样的性格,对臣子刻薄寡恩,才铸就了他的悲剧,温体仁其实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,他信任温体仁,让温体仁久居高位,说什么他都信,结果温体仁在位的那么多年,什么好事都没干,专门就在朝中排除异己结党营私,结果生生耽误了大明那么多年,如果不是温体仁的话,大明也不至于连一点挽回的可能都没有!

  这话扯的有点远了,不过眼下他对杨嗣昌那正是信任有加的时候,杨嗣昌说什么就是什么,想怎么干都成,只要能帮他平了内地的这些义军,别说是增兵十四万,就是增兵二十四万崇祯也估摸着会咬牙答应下来。

  有了杨嗣昌这个四正六隅的计划之后,各地都开始纷纷增兵,熊文灿这一次学乖了,没有再先找刑天军的麻烦,而是调转矛头,将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其它的各路义军身上,在他看来,刑天军眼下他是啃不动的,而且因为其它各路义军的牵制,他也腾不出太多的力量去对付刑天军。

  为了对付刑天军,就先要剪除掉其它各路义军,使他能彻底腾出手来,调动足够多的兵力,再来找刑天军的麻烦。

  于是在熊文灿的主持之下,各方面的官军都开始调动了起来,河南方面除了留一部分监视刑天军的行动之外,熊文灿调湖广、江北、山东、等各路官军开始对各路义军展开了围剿,而与此同时孙传庭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