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04章 永乐大典_大明:我,朱棣第四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本站域名123wx。

  朱棣依旧不满,“即便如此,哪有做子女的,如此和父母说话?”

  此言一出,朱高燨便知道,他爹是把来龙去脉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,想了想,他道,“爹,儿子是这样想的,铁福安的初衷,绝对不是逼死父亲,更加不是诱导母亲。他说那番话,无非是让他爹知道感恩。”

  朱高燨语气有些不好,“若论起昔日朱允炆用的那些人,儿子最讨厌,最憎恨的就是铁铉了,此人心机阴毒,打不过爹,就想出那样的损招来对付爹,儿子当时想着,绝不放过他和盛庸。”

  “你最后不是放过了吗?”朱棣听儿子这么一说,觉得儿子和自己是一条心,知道自己被欺负了,想着护着爹,只是,他依然对盛庸和铁铉活着回到了朝廷而耿耿于怀。

  “爹,您说,一个人是屈辱地活着更痛苦还是一死百了更痛苦?”

  一句话,朱棣释然,敲了儿子一下,道,“你这小子,小小年纪,心眼儿还多!”

  的确,若铁铉和盛庸在战场上死了,那是死得其所,可他们打了败仗,还没死,没有以身报国,朝廷会饶过他们?

  所以,他们被高巍抬回来了,朱允炆问都没有过问一声,朝廷对他们的谴责也多。

  身伤,君责,已经是两重伤害了,等朱棣登上了皇位,他的家人们生怕他们牵连到自己,而纷纷选择将他们驱逐。

  众叛亲离,这就是朱允炆对待忠臣的态度?而朱棣上台之后,前尘往事一概不追究,更别说株连了。

  而没有人觉得是朱棣的仁慈,一个靠八百护卫起兵造反的人,他怎么可能会是仁慈之辈呢?

  他只是不屑。

  凭着他那些热武器,谁敢造反?

  如今,早已经不是提起一把剑,拉一帮队伍就能造反的时代了。

  朝廷不停地装备京三营,那一挺挺的冲锋枪,一门门大炮,源源不断地从北京城运过来,每一次军火进京的时候,整个京城都会陷入几日一样的沉寂中,众人都在忌惮着什么。

  听说,四殿下还有更加威猛的武器,暂时没有造出来!

  是啊,眼下这些,已经颠覆了人的想象,没有任何一个人敢掠其锋芒,与之对抗。

  朱棣转念之间想了很多,他抚摸着儿子的后背,道,“爹希望若有将来,你这一生,没有任何污点!”

  朱高燨惊愕地扭头看向他爹,问道,“爹,您觉得您这一生,有什么污点吗?”

  此时无人,朱棣也和以往一样,向儿子敞开了心扉,“爹总归是起兵反了,纵然将来九泉之下,你皇爷爷不会提把剑杀了我,将来史书上,总归会留下一笔!”

  朱高燨心说,人都死了,用剑杀,又有毛用?

  但,眼下不是开玩笑的时候。

  “爹,当年唐太宗弑兄,屠弟,逼父,霸嫂,后世评价他开创了贞观之治。爹,虽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