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5章 新工作_七零夫妻养娃日常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家长们有意识,再苦再难也会送孩子去读书。

  但周边公社大队的社员,却很少有必须让孩子读书的想法,再加上学校太远,很少有孩子吃得了苦,当地读完初中的人寥寥无几。

  因此,部队成立军区小学,不仅是为了方便军人子女入学,更是想为当地的基础教育出一份力。

  而冯英,是军区小学成立后的第一名老师,同时她也是小学成立初期,唯一的一名老师。

  因为当时周边社员愿意将孩子送来读书的人寥寥无几,在他们看来,反正也读不出什么名堂,与其让孩子去学校浪费时间,不如在家里多干点活,减轻家长负担。

  而家属区里总共就二十多个孩子,除去那些没到读书年龄的,还有已经上初中和高中的,适龄学生只有十二三人。

  两边孩子加起来,第一年军区小学总共招了十九名学生,分布在小学各个年级,而老师,只有冯英一个人。

  为了方便教学,冯英采用了复式班的教学模式,将这十九名学生安排在同一间教室,分批轮流上课。

  在上课之余,冯英也常去周边公社和大队,走访家里有适龄孩子的家长,跟他们举例子,讲道理,游说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。

  游说过程虽然艰难,但在她的努力下,第二学期军区小学人数增加到了三十人,第三学期是七十人。

  二十多年过去,军区小学学生人数从最初的十九人,增加到了现在的七八百人,老师也从一名,增加到了现在的十三人。

  可以说,军区小学是冯英在部队扶持下,一手办起来的。

  她做决定前,最先考虑的绝不是自己行事方便,而是部队和学校的利益。

  多招一名老师,固然能解她的燃眉之急,但这也意味着学校从此要多一笔支出。别觉得就一名老师,就算多一笔支出,费用也不会太高。

  小学□□刚入职的工资标准是二十六,一年后视工作情况定级,高点的工资是三十二,低点的也有二十九。后面就不太好涨了,军区小学除冯英外,剩下的老师中,教龄最久的月工资也才四十出头。

  招一名新老师,工资按最低的每月二十六算,一年就是三百一十二,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年节福利,零零碎碎加起来,一年四百是要的。

  如果这四百是必须的支出,冯英肯定眼也不眨打申请,但问题是它不是。

  正常情况下,军区小学是不缺老师的,只是因为有两名老师住院,才会造成两个班级暂时没人带。

  现在把人招进来,眼前的问题是能得到解决,可等住院的老师陆续回到岗位,人员就会出现冗余,平添多的支出。

  想到这里,陈文芳跟着叹了口气:“那倒也是。”

  见冯英面前的杯子空了,陈文芳拿起茶壶给她添满茶,说:“但一直让那两个班的孩子自习也不是个事吧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