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四十一章迷楼日日风花雪月隋朝基业烟消云散(1)_隋炀帝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只是在这边过夜的时候不多。萧后每次见到杨广,总觉得他脸上挂着一种末日将临的颜色,那颜色是乌、灰、青、黄的混杂,暗淡阴沉,没有光泽,令人心寒。比起三十年前挥师平陈的晋王来,简直判若两人。是啊,皇上已经五十岁了。

  萧后心里明白,他们再也回不了洛阳,更回不了长安了。且不说李密的几十万兵马围逼洛阳;中原至扬州的山川水路被遍地盗贼阻断,单是李渊坐镇长安,他也绝不会允许所谓的“太上皇”再返京师。不然,他立一个傀儡似的代王为帝有何用?当今的朝政大权已全在李渊掌握之中。

  萧后也知道,她看到的这些,皇上心里比自己还要明白,或者说皇上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。或许因为感到时日无多了,皇上才更加纵情声色,已经到了变本加利,疯狂痴迷的地步。长阜苑虽不像迷楼那样曲屋自通,复道连延,但也有宫宇殿阁上百间,每间都有一位绝色的佳丽粉黛作主人,皇上每天轮流到一房作客,饮酒纵情,通宵达旦。萧后早就听说,皇上经常靠了万象春之类丹药的威力,一夜连幸十几位婕妤宫娥,非泄不以为足。毕竟五十岁的人了,怎能比得当年。所以,皇上脸面上的那种颜色,不仅是岁月流逝、国事衰微的描画,更有他纵欲无度而涂抹。但萧后也最知道皇上的秉性,对这些事是绝不可稍加劝谏的,来扬州后的这一年多里更甚。眼见失德,心知不可,却不能说,也不敢说,萧后郁闷至极,除了找柳娣说话,便读书属文,竟写就了一篇五六百言的《述志赋》,以寄托情怀,而且自己还颇为满意:

  承积善之余庆,备箕帚于皇庭。恐修名之不立,将负累之先灵,乃夙夜而匪懈,实寅惧于玄冥。虽自强而不息,亮愚礞之所滞……

  今天,萧后取出《述志赋》又读了一遍,然后抄写了一份,将抄好的文稿装进了一只木匣,吩咐侍女去把柳娣找来。

  柳娣以为皇后又要跟自己闲聊,而她也正想去皇后那里说说话,便高高兴兴地来到皇后的寝。

  柳娣进来,见桌上摆着笔砚,就问:“皇后,又写什么呢?”

  萧后笑笑说:“哪能整天写呀!”

  柳娣又问:“皇上没有来么?”

  萧后摇了摇头。

  “唉,”柳娣轻叹一声,说:“皇后,我刚刚听几个侍女说,昨天夜里皇上又玩出了新花样。那个秀凤给皇上一碗新制的花露,皇上说盛在碗里喝不香,就让秀凤脱光衣裳躺下,两腿分开,臀腰垫得高高的,然后将花露滴入秀凤阴中,再插进一根尺把长的竹管吮吸着喝,还连说香得很。就这样滴满了,再吸干,喝了三四回。眼看一碗花露要喝完了,最后一回,皇上大概吸得有点猛了,呛得咳嗽了一下,竹管直插到了秀凤深处,顿时那鲜血像泉眼一样汩汩地往外淌出来,堵都堵不住。御医救了半夜,血是止住了,还不知能不能保住小命呢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