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百八十二章:沈阳会战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为那孙承宗以帝师之名,出关督兵,该是能有些大局观念,这次看来,这位帝师,与王化贞无异!”

  “莫要去理,多往京师发塘报,辽沈形势大好,不能半途而废!”

  发生如此诡异的事,众将不假思索,全都是将整个事情的缘由,归咎到了与熊廷弼素有嫌隙的孙承宗、袁崇焕身上。

  就连熊廷弼本人,都在愤怒之中,表露了对两人的不屑之情。

  这些话在不久之后,自然不胫而走。

  ......

  事实上,京师自接到毛文龙塘报后,便立即飞报天启皇帝。

  朱由校当时刚刚离开凤阳,闻报震怒不已,敕令三日,让留京群臣廷议守御战策之法,迅速报回。

  可自毛文龙塘报之后,一连两日,辽东塘报竟无一至京,双方开战与否,沈阳是不是已经失陷。

  对于这些,在京群臣一无所知。

  廷议无法进行,所以朱由校才急发谕旨一份,告诫九边及辽东要地文武官员,不要在这个时候搞事。

  与此同时,身在山东的锦衣卫指挥使许显纯也接到密旨,要他放下手头事务,立即前往辽东,探查战情。

  几日之间,朝野上下,人心惶惶,各处锦衣卫、东厂缇骑皆是闻风而动,飞马前往辽东。

  崔呈秀身加披风,立于紫禁城内的兵部阁楼上眺望全城,没有看到什么诗句中的意境,却吃得满嘴风雪。

  裹紧今日夫人特意为自己加上的长袍,崔呈秀冷哼一声:

  “陛下传诏兵部,要我们议一议孙传庭及其部秦军诸多将校的封赏之事,都说说吧。”

  “孙传庭是谁?”

  “眼下建虏来犯,辽沈战情如何尚不知晓,京中乱做一团,哪有闲工夫理会什么秦军?”

  很快,兵部的官员们有人发问,引得满堂讥讽。

  说实话,崔呈秀也不怎么了解这个人,他只记得天启皇帝赐号的那个“秦军”,是孙传庭在榆林练出来的队伍。

  好像剿匪的时候,是立过一些军功。

  可天大地大,朝廷各地的官兵更是多如牛毛,为什么偏偏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孙传庭,得到了陛下的厚爱?

  苏州兵变,虽然是个重大事件,但是谁都知道,想要平息这个兵变根本不是难事。

  现在的那些士兵,兵变无非几个可能。

  要么久受上官压迫,愤而反抗。

  这种的,朝廷派个大官下去安抚一下,斩杀为首作乱的,再打散该部官军到其它地方分驻,也就行了。

  要么就是因上官克扣、朝廷无钱等各种原因,许久没有拿到赖以生存的军饷,自发形成兵变。

  这种想要平定则更加简单,往往只需要派人去宣抚一番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适当威胁一番,再发点军饷下去,也就是了。

  这次苏州兵变是上官武将毫无能力,不能驭下,被有野心之人趁乱夺权,聚拢乱兵,向朝廷讨要条件。

  尽管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