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十六章:一个倒霉蛋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乾清宫的管事太监王朝辅,忙亲自提来一把椅子,放在了刘侨身后。

  待后者落座,朱由校打了个哈欠,疲惫地问:“你不常进宫,这次突然要来,是有什么要紧事?”

  “回皇上。”刘侨屁股挨了椅子一角,小心地道:“臣接到消息,王化贞明日将要被押回京师,具体如何处置…”

  “哦。”

  朱由校轻轻点头,紧闭的双眼,看不出丝毫情绪的波动。

  “那贼厮要被押回来了,这事儿,东厂那边也和朕提过了,说说你的想法吧。”

  刘侨道:“王化贞丧师失地,比之杨镐更多一逃,比之袁应泰则欠一死。”

  “若只诛张鹤鸣而宽待王化贞,无以服天下万世之心。臣建议陛下,当用重典以警将来!”

  “张鹤鸣的三族,有多少人?”静默半晌,朱由校忽然问道。

  刘侨没有料到皇帝会问自己这事,即瞪大了眼睛,张开嘴巴,半晌没有回话。

  “臣、臣不知…”

  “可惜了,朕本以为以你的本事,入宫前能先弄清楚这些。”朱由校叹了口气。

  刘侨心下紧张,更不知该如何作答,只是闷着头一声不吭。

  朱由校自问自答道:“张鹤鸣的父、兄、子三族算上,有二百六十三人。”

  须臾,朱由校又扔出去一份大理寺少卿上的奏疏,道:“好好看看,然后再告诉朕,熊廷弼该不该抓回京师。”

  “大理寺少卿韩敬奏言:

  当日熊廷弼出关,陛下亲赐尚方宝剑,麒麟锦服,对其百般信任,袒护。

  顷辽事告急,奴酋过河,广宁二十万军民即陷,而熊廷弼擅弃沈阳,于辽阳龟缩不出,畏战不前。

  使人心摇动,三军俱奔,谁还肯战?

  广宁参议王化贞,忠勇可加,血战虏酋,却横遭猜疑,功亦获罪。此例一开,山海以外再无肯守之人,社稷危殆!

  昔杨镐萨尔浒之罪,今熊廷弼胜似彼罪。陛下仍要纵容、包庇吗?”

  看过这份奏疏,刘侨已是大汗淋漓。

  斗大的汗珠不断从他额头滑落,不知怎的,他的手亦在阵阵抖动,良久,方才灵光一闪,颤声道:

  “陛下哪里说过要宽熊廷弼了?”

  “陛下明明只是说,不能放纵王化贞、张鹤鸣结党营私,暗通建虏之罪!”

  刘侨将奏疏摔到地上,似是胸有无尽怒火。

  “大理寺少卿韩敬无中生有、暗度陈仓,为逆贼王化贞请命。臣亦疑之私通建虏,请陛下放驾贴,捉他到诏狱审问!”

  朱由校微垂眼睫,抬首轻轻按着额头,道:

  “这一堆奏疏,尽是类似的话,朕再问你,这些都在私通建虏吗?”

  皇帝这样一问,刘侨心中更加紧张,还以为自己会错了意。

  难道…皇帝要保王化贞,罪熊廷弼?

  心下这般想着,刘侨只觉身后一阵发凉,干脆一条道走到黑,因为此时改口,无疑于找死。

  于是,他下定决心道:

  “回皇上,北镇抚司查到,韩敬与王化贞素有往来,此时上奏请命,必有私心。余的奏疏该是直谏铮臣,臣不敢妄加猜测。”

  听了这话,朱由校心中松了口气。

  本来他对刘侨有些失望,今日就是借机考验,刘侨到底是不是真的要办东林。

  这个刘侨,莫非是突然开了窍,脑袋灵光起来了?

  其实,朱由校的意思和他说的差不多。

  韩敬倒了八辈子血霉,就是朱由校随手抽出来的。

  其余那些,没有一百也有几十,全都当通虏罪处置了,岂不是向世人明说,这大明朝廷已被建虏透成了筛子?

  况且,通虏是大罪,一例诛三族,余者至少也要判处诛三族,几十个三族诛下来,要死多少人。

  诛一个张鹤鸣,百姓拍掌叫好,可要是诛得多了,朝野都会动荡,现在的大明还经不起这样的折腾。

  “你还在这里干什么?”想到这里,朱由校打了个哈欠,忽地转头问:

  “王化贞明日就要到京了,与那韩敬一同处置,北镇抚司的事,你要多上心。”

  刘侨先是一愣,然后如蒙大赦,揖身道:

  “臣明白,臣告退!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