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十八章 圈块地皮_重生之逆转1998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他的现金流本就不多,像这么收几家商铺,最小的二三十平,最大的一百多平,他撑死最多也只能收个两三家。

  收租都收不了个多少钱,多没劲啊。

  光听这帮老克勒侃侃而谈是不行的,最好还是亲自去观察观察人流量,才能判断出一家商铺的价值。

  这就是穷老板了,兜里没多少钱,这种细枝末节都是要往出抠的。

  在笔记本上记录下几个听起来有些心动的地方,观察了两三天。最后在三家纠结。

  一家是街道狭窄,由于这一侧有一家菜市场,所以行人都只从这一侧路过,这家店就可以享受到路过这条街的所有人流量。

  第二家是位于一个街头的拐角,刚好是在一个十字路口,好处是能同时吸引四个方向的客流。

  第三家就简单粗暴一点,门口就是公交车站。

  最后和李青山抉择一番,李青山毕竟也是开了这么多年诊所的人物,还是有些经验。

  “第一家虽然能吃客流量,但是狭窄的街道限制了店铺的宣传,第三家门口虽然有公交车站,不过门口也有很大一块空地,容易被摆小摊的占据,还是第二家比较好。”

  就很快敲定了下来,因为地方在徐家汇的西边,所以租金并不是很高。

  这会沪海市民主观思维里的沪海市区其实不大,西不过徐家汇,东不过蒲东南路。

  市中心就是人民广场跟外滩那么一块。

  要搁到老沪海人眼里,徐家汇其实就是城乡结合部的边缘。

  然后沪海官方做了件什么事呢,就是把徐家汇旁边的那块天林村开发了。

  天林算是一块“飞地”,本来好像在徐家汇边上,交通也不是太方便,好在是“整体开发”,开发完之后的沪海,分为沪海人和天林人。

  天林人肚子朝天,觉得自己天林天下第一,动辄就是天林是沪海最高档的社区。

  这个最还能乘个。

  后来再过了个十年左右,天林就支棱不动了,房价根本涨不起来,才78万平。

  人生地不熟的许惜年,这家店就租在了天林旁边。

  面积挺大,一百多平,还附带个二楼。

  这也是许惜年更喜欢这家的一个点。

  看着李青山带着白手套,穿着解放鞋,忙里忙外的搬东西摆东西,楼上楼下忙活个不停。

  许惜年一个人悄悄蹲门口抽了根烟。

  这就是李青山的好处了,能文能武,不仅会出谋划策,干苦力活也是一把好手。

  许惜年没见过他去健身房,这块头也不知道怎么练的。

  “地方有了,咱还是缺点人手,应该多招聘一些。”,李青山满头大汗,穿着粗气,走到许惜年身边。

  许惜年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,“你说得对,我去招聘点人,你好好干。”

  随即扬长而去。

  许惜年确实没忽悠李青山,他真去招人了。

  他不知道地方,但是万能的出租车司机知道。

  位置在公园边上,门口扯个大横幅,写着人才市场,里头乌压压的人,乱哄哄的。

  许惜年刚一下车,就有个人鬼鬼祟祟的朝他凑了过来,怀里像揣着什么东西一样。

  我敲?卖碟的?

  结果那人神秘兮兮的给许惜年手里塞了张传单,便转身离开了。

  许惜年叼着烟,斜着脑袋看了看。

  都不是打印出来的,还是用钢笔在练习纸上写的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