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22章 都尉说书_神隐山海经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方相救,她跟对方学了呼吸吐纳的口诀,这个恩惠很大,让她受益匪浅,每晚对着月亮修炼,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此人。

  她听说,李尘均只用了四年时间,就从什长晋升都尉,心里很是好奇:“他是怎样做到的?他虽然功力不弱,是一个很少见的武士,然而若没有读过书,不容易成为都尉。”

  她掐指一算:“此人今年二十六岁,不晓得娶了几房妻妾,生了几个孩子,脸上是否有了皱纹?或者多了几条疤痕?作为领兵打仗的人,怎可能不受伤呢?”

  这年月的人,寿命很短,每过一年,便老一分,二十五岁进入中年,五十岁算作老人,七十岁则属于“古来稀”。像孔子活73岁,孟子活84岁,都属于圣人之流了。

  然而,当崔莺见到李尘均的时候,却发现他跟六年前一样,身材挺拔,英俊迷人,面如冠玉,没有一点儿伤疤和皱纹,脱了盔甲,穿上便服,俨然是翩翩书生。

  她目不转睛看着李尘均,脸上露出自然的笑容,问道:“李郎君,你怎么一点儿都不显老?”

  李尘均微微一笑,道:“习武之人,驻颜有术,怎么会显老呢?”

  崔莺嫣然一笑:“李郎君,你娶妻了吗?”

  “没有。”

  “咦?你还没有娶妻?这是为什么呢?”

  “我是修士,不能娶凡俗女子。因此很难找到合适的妻子。”

  “李郎君,你说的‘修士’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就像你师公那样,吸风饮露,少食五谷,乘云气,御飞龙,游乎四海之外。”

  “你是说仙人吗?李郎君,世上有没有仙人?”

  “有。”

  “你见过仙人吗?”

  在崔莺看来,师公郑隐虽然号称仙师,但并非真正的仙人,无法御风行空。

  李尘均受祖训约束,不能提及仙界的事,更不能说起陆家的事,只能开口说道:“按照古书说法,世上是有仙人的。朝碧海而暮苍梧,睹青天而攀白日,朝饮木兰之坠露兮,夕餐秋菊之落英。”

  崔莺睁大美目望着他,问道:“李郎君,你不是武人吗?何时读过书?难不成,你出自世家大族?”

  这个时代,只有世家大族才会有读书人,普通人是没有资格接触书籍的。

  李尘均受过系统的教育,在琅琊城修真学院读了七年书,相当于本科、硕士连读,见到喜欢的女孩子,他开始舌绽莲花,旁征博引,讲述仙道相关的故事。

  “我当然读过书,还看过许多话本呢。”

  “李郎君,你看过什么书?能给我讲个故事吗?”

  “好啊。话说太上老君李耳,骑青牛出函谷关,留下五千言道德经……太上老君有七个徒弟,分别是南华真人庄周、冲虚真人列御寇、通玄真人辛文子、洞灵真人康桑楚,文始真人尹喜,质初真人徐甲,贵生真人杨朱,合成‘老君门下七真人’……

  直至东汉末年,有一位隐士名叫司马徽,又名水镜先生,他精通奇门、经学,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交往甚密。

  汉末士人,多追逐功名,各奔其主,而诸葛亮、庞统却隐居在襄、汉之间,淡泊名利,不轻易投靠他人。

 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,是非成败转头空。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……”

  李尘均为了增强故事性,话锋一转讲起了《三国演义》。

  他是金丹真人,拥有超强的记忆,能将全本《三国演义》讲下来。

  这本小说足够长,伏龙凤雏,草船借箭,星落五丈原,故事情节很吸引人,这故事讲下来,一个月也讲不完。

  而且,李尘均把关羽、张飞、赵云、吕布、许褚这些名将说成筑基期修士,把诸葛亮说成金丹破碎的真人。

  崔莺越听越有趣,哪里舍得离开呢!

  于是她几乎每天都跑出去,缠着李尘均讲故事。

  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