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三章 文会相争把名扬II_红楼之凌云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攀谈,两人交谈甚欢,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。而龚老大人对刘助教的态度也如自家子弟一般亲近。

  徐友德和林献安也看到了这一幕,知道景恒跟这位刘助教的恩怨,不由得有些担忧的看着景恒。景恒淡定一笑,摇了摇头,示意并无大碍。

  “好,题目已经出来了。”一位助教大声说道。

  “三位老大人,还有国子监的典簿张大人商量后决定,而今是春暖花开日,学子又以江南学子为多,决定以春为题,写江南为主旨,作一首七言律诗,请诸位学子动笔吧。”

  众人纷纷动笔,景恒这桌,宋启恒拱手道:“鄙人的诗词也就勉强能哄一哄三岁顽童,这次只是受邀来观摩学习的,就不献丑了。”景恒三人知道他的诗赋不好。

  “仁兄谦虚。”景恒三人客气了一句,也不勉强。三人眼神交汇了一下,就按照座椅顺序来写。

  林献安挥毫写下,“题柳。垂杨垂柳管芳年,飞絮飞花媚远天。金距斗鸡寒食后,玉娥翻雪暖风前。”

  徐友德写下,“题惜春。万缕晨霞染碧空,千重烟树嫩临风。山怀倩影春情暖,水映红妆两相融。”

  轮到景恒了,林献安,徐友德,宋启恒都围在他的身边。等待着他提笔。景恒思考了一下,随即下笔。“题春日。阴阴溪曲绿交加,小雨翻萍上浅沙。鹅鸭不知春去尽,争随流水趁桃花。”

  “好啊,好啊。我跟子渊的诗,过于格式,有点为了写春而写春。没有写出春的生机盎然。慎之这首,小溪明净,细雨翻萍,鹅鸭嬉戏,桃花逐水,画面十分鲜明,历历如在目前,令人悠然神往。以鹅鸭“趁桃花”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,春已去尽,鹅鸭不知,故欢叫追逐,无忧无虑,而人却不同,既知春来,又知春去,落花虽可追,光阴不可回,慎之的惜春之情,溢于言表。妙,太妙了。”

  徐友德摇头晃脑,看得情不自禁。初次见面的宋启恒业有些惊讶,看着景恒的诗句,嘴里不停着在反复念叨。不由得关注起年仅十六岁的景恒。

  诗文呈交上去后,徐友德和林献安的诗被评为了良,而景恒的倒是被评了个优。不过第一题优秀的诗词有六首,景恒的诗在里面并不显眼。第一题最受称赞的是一位叫萧逸然的贡生,他写的一首:“题暮春。门外无人问落花,绿阴冉冉遍天涯。林莺啼到无声处,青草池塘独听蛙。”得到了众人的交口称赞。

  鞠老大人和李老大人直言这首诗描写暮春的景物,描写花、鸟、叶,衬托出“暮”字,点明题意。抒发了的惜春之情。两两相对,把暮春时节的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。龚老大人坐在上首,不停地抚须,脸色止不住的微笑。而萧逸然站在诸位评委的身边,一脸傲气。

  李文成不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