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十六章 海棠诗社秋意浓Ⅰ_红楼之凌云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

  “宝姐姐饱读诗书,我辈佩服。对于,名家辈出,只是目前的风流人物应该是你家的相思郎,你这会子尽在得意,只想着大家起词社,你回去偷得一两首,好显出你的本事来。”

  “哈哈哈”众人听得林黛玉说的有趣,笑得不停。

  “妹妹,你这嘴巴不饶人的,最好是让老太太给你许个厉害的婆婆,手下一堆的小姑子,整天与你吵闹,可够你忙的呢。”

  薛宝钗红着脸,忍不住反击了一下林黛玉。

  林黛玉心有所属,听到这里,心里知道薛宝钗指的是什么,也红了脸,连忙扯开话题。

  “宝姐姐一般两日写一次信给她的相思郎,那边也回信。”

  “前几日我们去宁国府赏海棠花,宝姐姐肯定也告诉那边了,你们不知道宝姐姐看信的样子,啧啧啧。可谓是媚眼含羞合,丹唇逐笑开。”

 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,探春忍不住问道:“宝姐姐,那边肯定是写了什么诗词,赶紧拿给我们一块欣赏一二。”

  “就是,恒哥儿的词,满京师都在追捧,你可不能一人独美,要众乐乐才行。”李纨也在旁边道。

  薛宝钗微微低下头,从怀中掏出信纸,探春一下就抢了去。

  “啊,居然是一诗一词。”探春惊喜道,连忙念起来。

  “听闻世妹前些日子赏花雅事,学业繁忙,少与世妹来往。作得一诗一词,还请世妹,勿相怪。”

  “唉哟哟。”众人听得景恒写得情话,看向薛宝钗。

  薛宝钗赶紧道:“唉,快读诗,理这些作甚,不读我收走了。”

  “宝姐姐莫羞,妹妹现在读。”探春嬉笑一下,读了出来。

  “《海棠》”

  “云绽霞铺锦水头,占春颜色最风流。

  若教更近天街种,马上多逢醉五侯。”

  “《白海棠》”

  “初晴新雨后。乍洗褪胭脂,缟衣妆就。东风倦倚,憨憨态、不管敲残更漏。嫩寒天气,正睡稳、乌衣时候。深夜静、银烛高烧,微香暗侵襟袖。盈盈一点芳心,占多少春光,问卿知否?红妆莫斗。谁得似、净骨天然清瘦。神娟韵秀。雅称个、花仙为首。还要倩、流水高山,花前慢奏。”

  过了好一会,林黛玉感慨道:“我原以为,恒哥儿的诗不及词,现在看来,他的诗赋也同样出色。这诗的最后一句,仿佛海棠花再一次盛开在我们眼前,至于这第二首嘛。”

  林黛玉含颦带笑地看着薛宝钗,欲言又止。

  “林姑娘的文采最好,你来给我们解析一下这首词吧。”

  秦可卿眨着眼睛,给林黛玉当了一回捧哏。

  林黛玉清清喉咙,道。

  “这首词嘛。”

  “上阙说的是雨后初晴,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,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。慵懒娇憨的样子,看得如此惹人怜爱。”

  “到了微寒夜晚,白海棠披上了乌衣,静静睡去。院子里寂静无声,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,白海棠发出微弱的香气暗侵襟袖,沁人心脾。”

  ”下阙说的是,花心如花朵般绽放,能占几分春光,纵使花儿争奇斗艳,又可是谁能像你那样素净清雅?你的神韵,堪称花中第一,让我在花前为你弹奏一曲《高山流水》吧。”

  “高山流水遇知音,这恒哥儿把宝姐姐当成知音了,这其中的情意,真让人好生羡慕。”

  秦可卿感叹道。

  “不止呢,这里边写了海棠花睡着的样子,估计是宝姐姐跟恒哥儿提起她那日在石凳下小憩时的事,恒哥儿别出心裁,把宝姐姐的小憩比喻成海棠春睡呢。”

  听得林黛玉的调侃,薛宝钗只觉得羞恼得紧,感觉头顶如煮开的沸水一般。

  “海棠春睡?”

  惜春歪着脑袋说道。

  “那日我们赏海棠花,宝姐姐累了,在亭子上休息。等我们过来唤她的时候,只见落花满身,彩蝶飞舞。宝姐姐在这亭子中睡着的样子,那不是一幅海棠春睡图吗?明哥儿大才,这都写出来了。”

  惜春的话一出,拥着她的李纨笑得浑身打颤。惜春年纪小,经常这样,搞得薛宝钗也不好反驳。只得低下头看着绣鞋。

  正当众人其乐融融,欢颜笑语地谈话时。

  贾宝玉急匆匆地走过来,对众人道:“不好了,不好了。恒哥儿摊上事儿了。”

  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