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贡品_宋朝败家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再不赚钱臣一家老小就得和西北风了。再说,您这偌大的皇宫用的肥皂又不是一笔小数目,臣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,您要是不给钱,臣的作坊非得倒闭不可。”

  赵祯被烦的没办法了:“肥皂价值若何?”

  “一两银子一块,这还是臣跟您打折了的。成本高啊陛下,没办法的。”

  趁火打劫的改成石小凡了,市面上不过是几个铜板的价钱,石小凡翻了几百倍卖给赵祯。

  这没什么奇怪的,反正赵祯也不知道。就算是知道,也是贡品的潜规则。

  实在不想提起这个清朝,从乾隆皇帝开始,鸡蛋就被认为是奢侈品,为什么呢?

  乾隆吃的鸡蛋内务府给他的报价是30两白银一个,一两白银约合现在300块最少,那就是说一个鸡蛋3000块。而到了道光时期,这位皇帝可是一位出了名的节俭皇帝,舍不得吃舍不得穿。而内务府给他的鸡蛋报价是20两一个,也就是6000块一个。

  光绪年间,一个鸡蛋市价不过几个铜钱,可在御膳房,一个鸡蛋开价至三十四两银子。

  有一次,光绪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,举着一只鸡蛋问他的老师翁同龢:“这种贵物,师傅也曾吃过吗?”答道:“我家里遇上祭祀大典,才偶尔吃一次,否则不敢吃。”

  大宋朝虽然没有这么夸张,但也强不到哪里去。赵祯爱吃羊肉,一次赵祯饿了想吃羊肉,想想一只羊价值不菲最终作罢。

  曹皇后曾问他,官家想吃吩咐尚食局去做便是,为何不吃了,陛下可是龙体要紧。

  赵祯很认真地说:我吃一碗羊肉汤不要紧,就怕厨房会因此夜夜宰杀羊儿。既浪费,又伤生害物,实在于心不忍。因此我甘愿忍受一时之饥。

  此事,被史官真实的记载了下来。至于石小凡说的一两银子一块肥皂,其实价格不高的了。

  赵祯当然不会跟他算这些蝇头小利的小账:“好吧,你便送一批进来,若是好用,朕允了你便是。”

  石小凡大喜:“臣谢过陛下。”

  赵祯不明白,这个败家子怎么突然这么抠门,做起小本生意了。

  树大招风,像是西山玻璃厂这种事,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心热。越是不起眼的小生意,利润往往越高。而且像是肥皂这些都是那些达官显贵们不屑一顾的,对石小凡来说既赚钱又安全。

  重要的是肥皂又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,原材料易得,制作简单,甚至一个家庭作坊在家都能做。

  赵祯算是答应了,接下来就是等生产以后往宫里的洗衣局一送,若是得到好的口碑则会自此成为贡品了。

  眼下是一两银子一块肥皂,等宫里用的惯了觉得好用了。然后立马换个包装弄得高大上一些,一块肥皂买个十几两几十两也不足为奇。谁让朝廷有钱呢,不吃他们吃谁去。

  “小凡,你在城东就弄这些小玩意儿么。”很久没和石小凡叙叙旧了,赵祯有些寂寞。

  “是的陛下,臣得养家,得赚钱。”石小凡三句话离不开哭穷。

  “除了肥皂,还有什么好东西?”

  急求月票,求咪咕杯票。

  月票,月票,月票告急急急急……月票是我的饭碗,拜托大家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