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九百七十二章 木炭_宋朝败家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绝对是个技术活,没有刀具,这真让人火大。

  好不容易,石小凡将一只野兔的皮毛剥洗干净,用树枝穿起来,架在火堆上烘烤。

  烤野兔,靠的太近会烤焦。

  太远烤不熟,要在一个合适的距离,不断的翻动。

  直到靠的外面焦黄,甚至于滴油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野兔味道最香。

  很快,野兔的香气弥漫开来。

  石小凡忍不住流下了口水,接连几天吃海鲜,海鲜虽美,可也架不住天天吃啊。

  野兔在火堆旁发出滋滋的声音,预示着快熟了。

  野兔脂肪很少,没有多少油。

  吃起来,嗯哼,很香。

  可惜,美中不足的是,没有盐。

  没有盐巴的烤野兔,果腹可以,吃了几口之后,石小凡顿时就觉得不香了。

  看来,天气晴朗之后,他得研究制盐技术了。

  海水制盐,这难不倒石小凡。

  可问题是,没有工具啊。

  同样的问题再次摆在石小凡面前,没有制盐的工具。

  没有过滤没有蒸馏,他怎么制盐?

  又是工具,石小凡啃了几口兔肉,又怒火冲天起来:“他妈的,这是要逼死老子啊!”

  突然,一股狠劲上来了。

  没有工具,老子就不信造不出工具来。

  烤野兔哪有煮野兔好吃。

  制作陶器。

  反正外面下雨,闲来无事石小凡准备制陶。

  制陶首先要有木炭,树枝肯定不行,温度达不到。

  石小凡用泥巴一层层的成一个简易的窑炉,其实很简单。

  就是用泥巴在地上围成一个圆圈。

  把树枝一层层竖着摆放整齐形成一个圆锥形。

  窑炉也是顺着一层层堆砌上去,形成一个圆锥形的窑炉。

  在窑炉底部四周留几个通气孔,同时在圆锥形的最顶部也留一个碗口大的孔。

  点燃干草,从顶部气孔扔进窑炉。

  然后窑炉内的木柴开始燃烧,等到火焰蔓延到底部通气孔的时候。

  再用泥巴把所有的通气孔堵上,顶部的通气孔也用泥巴堵上。

  接下来,就是等待的时间了。

  大概半个时辰左右就可以,这是石小凡当年在西山,看到那些工匠自制木炭的方法。

  这个方法简单便捷,能够得到很好的上等木炭。

  虽然西山有石炭矿,可是大户人家还是喜欢用木炭。

  木炭无烟,热量又大。

  约莫过了将近一个时辰,石小凡用手摸了摸窑炉,温度已经降下来了。

  接下来,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。

  他一脚把窑炉踢开,里面的木炭完美的呈现在自己面前。

  上好的木炭声音清脆,石小凡抓起一把,木炭碰撞的声音清脆动听。

  这是最好的木炭了,有了这些木炭,就可以制作陶器。

  有了陶器,就能煮汤。

  自己不必再吃一些烧烤之类的食物,熬汤蒸煮都可以。

  重要的,有了瓦罐之类的陶器,就可以制盐。

  食物没有盐,是难以下咽的。

  当然,这些木炭并不够。

  石小凡又闷了几炉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。

  这样的方法制作出来的木炭质量上乘,燃烧充分。

  一直忙到了天黑,石小凡终于攒够了足够的木炭。

  外面的大雨似乎并没有止歇的意思,还好,自己家里还有两只野兔。

  明天如果还下雨的话,正好在家试着制作一些陶器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