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六十八章 居然做电灯_宋朝败家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找了几个熟练的工匠。

  熟能生巧,这些工匠们技艺精湛炉火纯青,他们做出来的各种玻璃工艺品美轮美奂。

  石小凡拿出一张纸,然后对他们道:“看到没有,你们照着这图,给我吹塑出来几个玻璃瓶子,就照着这个图样做。”

  几个工匠面面相觑,其中一个人举手道:“”小公爷,您这让我们做的这不就是个鸭梨么。”

  石小凡大喜:“对,没错,就是要你们做成这种鸭梨状。记住了啊,一定要厚薄均匀。行了,大家照着这图纸做吧。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呢,再来问我。”

  其中一个工匠笑道:“放心吧小公爷,这个简单。只要您想要什么样的,我们就能给您做出来什么样的。”

  这不是吹牛,工匠们靠的是手艺吃饭,对于做这样的灯泡来说轻而易举。

  至于白炽灯灯泡为什么是鸭梨状的,这也是有科学的。这因为电灯泡的灯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。通电后,灯丝发热,温度非常的高。金属钨在高温下升华,一部分金属钨的微粒便从灯丝表面跑出来,附着在灯泡内壁上。时间一长,灯泡就会变黑,降低亮度,从而影响照明。

  科学家们根据气体对流是自下而上的特点,把灯泡做成梨形。这样,灯泡内的惰性气体对流时,金属钨蒸发时的黑色微粒大部分被气体卷到上方,附着在灯泡的颈部,便可保持玻璃透明,使灯泡亮度不受影响。

  石小凡跟他们说做灯泡,他们也听不懂,于是干脆跟他们说是要做鸭梨。

  灯泡壁超薄,仅仅几毫米,对于这些常年做玻璃工艺品的工匠们来说根本不是难事。

  很快,工匠们根据石小凡的要求将白炽灯泡做了出来。石小凡拿起来一看不由得大喜过望,这东西还真与现代灯泡相差无几。

  工匠们得心应手,根据石小凡的要求一口气做了数百个灯泡。没有铝片,做灯口,石小凡用的是薄铜片。他按照现代白炽灯的样子,将灯口手工做成螺旋状。

  灯口与灯泡之间用橡胶密封,螺旋状的钨丝在灯泡内。这样,一个完美无缺的白炽灯灯泡就做成了。

  但还是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,灯泡内不能有氧气的。因为有了氧气,一旦通电这钨丝就会烧断,而这个时代石小凡又做不出抽取空气的设备。

  不过这难不倒他,石小凡在密封好的白炽灯泡内放入了白磷,加热灯泡壁,白磷燃烧完以后灯泡内的氧气就没了。

  这样,灯泡内没了氧气,钨丝通电的时候就会长亮。

  虽然石小凡做出来的这些白炽灯简陋了些,因为限于技术水平的原因,估计寿命也就几个月最多半年,可这已经是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创造了。

  石小凡没有去计较先有蛋还是先有鸡,既然做出来了白炽灯泡,接下来就是做发电机。

  发电机简单,几块磁铁加上几捆铜丝线圈就能做出来。

 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已经发现了磁铁,而人类最初制作磁铁的时候,使用的就是天然的材料,比如地里埋藏的钴、铁和镍。这些材料有时候也被拿来烧成陶瓷制品。你甚至可以在你家的花盆里面找到这些元素。

  古代的人们把这些材料磨成粉,然后加上一些粘合剂烧热,让它们黏在一起。等这团东西冷却下来,磁铁的雏形就诞生啦!不过这时候,它还没有南北极呢!

  如果要制造真正的磁铁,必须要这些小磁铁的南北极整齐划一、朝着一个方向才行。这就好比让士兵们都朝前看,这样集合起来的小磁铁,才能形成真正的磁铁。

  那么怎么做呢?这时候,只要用另一块真正的磁铁靠近它、摩擦一下,里面的小磁铁就会齐刷刷地指向同一个方向,就好比士兵们听到了长官的命令,一起向某个方向看齐一样。这个过程就叫做磁化。磁化完成后,一块新的磁铁就诞生啦。

  至于发电机石小凡暂时没有想那么多,他有了灯泡,第一时间就是要拿到宫里去让赵祯长长见识。

  “走,回京!”石小凡膨胀了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