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七百六十一章 报纸_宋朝败家子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号,五倍于手工检排。

  中文铸排机1952年在上海试制过一台,陈列在这里的这台铸排机虽然和石小凡见过的迥异,但是原理相同。

  这种铸排机是一个大转盘式的,只需在这个大圆盘上敲打字体,通过机械原理,下面的铅字就会顺着轨道掉落在模板上并列竖排。只有着铸排机上没有的偏僻生字,才会需要人工挑选然后放入模板上。

  “这、这是谁做的?”石小凡震惊的问道。

  毕昇有些讪讪:“这个嘛,是我做出来的排字机。效率比人工排版要快得多,只是还有待改进。”

  “厉害,毕昇,看不出你还有这一手。”石小凡由衷的赞叹起来,突然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:“有了这些铅字排字机,咱们就可以印制报纸了。这报纸咱们虽说是做不到一日一印,每周印一份总还是可以的。”

  毕昇和薛昆互相对望一眼,报纸?这又是什么东西。每周又是几天。

  狗腿子们在后面也是听的一脸懵逼,于是有人问他们中间的智多星来福:“来福,你听小公爷说了没,什么叫报纸?”

  “报纸嘛,就是可以抱着的纸。”来福自作主张的道。

  旺财啐了一口:“放你的蒸汽火车刹车系统有点问题屁!”

  来福:“旺财疯了。”

  “这个,何谓报纸?”薛昆吃惊的问道。

  “报纸,就是咱们每日把东京城发生的一些喜闻乐见的事,或者朝廷的一些布告文献,每周、这个、就是每隔七日咱么一份份的给印出来。然后沿街叫卖,一个铜板一张,岂不发财了。”

  主意倒是不错,可毕昇又道:“这个,除却搜集信息,印刷排版,还得雇人叫卖,成本怕也是不小。一文钱一张,是不是便宜了点?”

  “那就五文钱一张,咱们还可以在上面做广告。比如城南李记果子,城东张家布衣、还有御街北的樊楼,咱们报纸上可以印制他们店铺的广告,这得收钱的。你们若是想干,就一起入股如何?”

  广告,自古有之。宋代社会繁荣,经济富裕,百姓安定,广告的发展也进入一个高峰。

  画家张择端的在《清明上河图》中,汴梁城中街头,商家摆放着多种多样的标牌挂板,有的介绍店名和商品的,有的图文并茂,有的以诗句对联推销商品,这些广告类似于今天的平面广告。

  石小凡的这个报纸听起来大有搞头,毕昇和薛昆大喜:“我们入股!”

  败家子投资的生意,那都是垄断行业,利润就跟西游记里高老庄的高翠兰一样高,薛昆和毕昇岂有不投资之理。

  而石小凡有自己的打算,每次他想投资个生意,赵祯都会虎视眈眈。

  这次他学了个乖,让薛昆和毕昇入股,赵祯问起来他就说报纸是这俩人开办的,臣只是入了点股而已。

  这样一来,赵祯就没有办法抢自己的饭碗了。

  “只是这报纸叫个什么名字?”毕昇问道。

  石小凡想了一下:“既然咱们是每周一报,就叫它‘东京周报’吧。什么鸡毛蒜皮、奇闻异事、凡是有人喜欢看,能引起众人兴趣的,咱们都给他登上去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