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98章 朱三太子,你不能啃老啊!_抢救大明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朝廷不敬?一个藩镇能养得起2万精兵就不错了,而且肯定比不上从童子军练起来的九边少年军。

  想当年太祖高皇帝要是想到这招,九边塞君就都老实了,而且也不必裁撤了......

  看来朔方这个藩,是永远也撤不了啦!

  “皇兄,臣弟的朔方军兵微将寡,在册的军户虽然有五六万,但是其中能战的不足两万。而且器械都不大精良,火枪都是榆林、延安等地打造的,而且数量也不足啊!

  不过最大的难处还是没钱......上回发藩债圈的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,利息都快付不出来了!皇兄,您可得救救臣弟啊!”

  朱三太子苦啊!他都八年没好日子过了,一开始天天担心被东虏抓去杀头!后来又因为永远都还不完高利贷的而发愁。

  再后来他哥哥朱皇帝设了个藩债的套,坑了一批湖广富商地主,帮着三太子稍微减了点困。

  但是藩债虽然不用还本,但是利息得给啊!

  朔方藩债发了五百多万两,百分之六的利息,一年要付出去三十万两!

  而朔方藩的财政基础非常薄弱,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分配给了军户,藩镇一文钱的税都收不上来。

  所以朱慈炯不得不努力发展朔方藩的工商业,通过开发花马池盐田,发展榆林和延安的铁业,开展和蒙古部落的互市交易,还有向朝廷方面贩马等方法获取利润。

  但是百般努力之下,朔方藩的年财政收入也没超过20万两,加上朝廷的补贴也只有55万两,在支付了利息之后只剩下区区25万两白银,在支付了必须的开销之后,所剩就不足10万两了......

  虽然所剩不多,但终究是有盈余的!所以利息都快付不出来的话,其实是在哭穷。

  朱慈烺当然知道他在哭穷,不过也明白以朱慈炯的财力,的确没有能力将在册的五六万藩军都动员起来。

  因为朔方藩的土地非常贫瘠,所以下面的藩军户收入也不高,只能维持生活,无力负担兵役。

  如果朱慈炯想动员大军,就得发下一笔“行装银”和“安家银”。没有一两百万,是没办法发动大军的。

  “三弟,”朱慈烺笑道,“朔方镇的存粮有多少?”

  一二百万银子,对现在的大明财政而言不是什么问题,大明的财政规模都过亿了!

  可不是崇祯皇帝当权的时候,一年到头一千万都收不起来......

  至于火枪、大炮也不难办。朔方藩自己就能生产火枪,这几年至少卖了几千条给蒙古人!自己手里还会没有存货?朝廷给个几十门3磅炮应该就够了。

  可是要把一二百万石粮食运去榆林可就头疼了!从襄阳到榆林没有水路,只能用车马输送,百分之十送达率都没有。

  “不是太够......”朱慈炯摇头,“西北地贫少雨,攒不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