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845章 落幕(大结局)_秦将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氏一族心生畏惧,在政务上不敢忤逆赵佗的话。

  再加上一向和赵佗不对付的廷尉李于死了,新的廷尉由章邯所推荐的太仆丞赵高担任,朝堂上已经没了敢公开反对镇国侯的人。

  至于三世皇帝,因为舅父文通侯李于的死,这个十多岁的少年已经被吓到了,再加上他尚未加冠成年,本来就没有执政的权力。只能在朝堂上看着赵佗代为处理国政,丝毫不敢多言。

  只是小皇帝的心中,记着他母亲的话,尚还存有希望。

  “赵贼势大,竟敢灭我李氏,但看他如今的模样,尚不敢弑君篡位。吾儿暂且忍耐,先假意配合赵贼,任凭其处理国政,以求取生机,让他不敢行大逆之事。赵贼年岁已经不小了,而吾儿则如朝阳初升,只要熬下去,一定能将赵贼熬死,待赵贼死去之日,便是吾等团结朝臣,对赵氏清算之时!”

  母亲的话在三世皇帝脑中回荡。

  是的,赵佗这老贼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了,而三世皇帝自己才十七岁啊。

  他有的是时间。

  但赵佗却没多少年好活了。

  熬下去,熬死了赵佗,小皇帝就有了翻身的机会。

  在此之前,他不能给赵佗把柄。

  在这样的打算下,三世皇帝不再对赵佗形成桎梏。

  赵佗在撕破脸后,也没有客气,将能抓的权力尽数抓在手中。

  特别是军队。

  枪杆子里出政权,他对这个道理非常明白。

  除了中尉军和卫尉军之外,就连宫中郎卫也被其党羽渗透。

  至于朝堂上的那几个大家族,亦是各有态度。

  太尉王贲于当年病逝后,其子王离继承武城侯爵位,被举荐为太尉。

  王离曾追随赵佗灭齐和攻取河南地,算得上赵佗的旧部。

  赵佗又是他大父和父亲的旧部,赵、王两家的关系纠缠不休,相比于陌生的三世皇帝,王离自然是倾向赵氏更多一些。

  “大父和父亲皆言,朝堂之事多做少说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,如今情况我还是不参与的好。”

  王离叹息着摇头。

  相比王氏的中立,蒙氏的蒙毅则对赵氏专权非常不满。

  只是可惜新任的廷尉赵高以河西蛮夷多事,律法难以通行为由,举荐了蒙毅这位法律高手前往河西张掖郡为郡守。

  对于这个举荐,将作少府章邯,治粟内史王戊等人纷纷赞同,最后在赵佗奏禀皇帝后,将蒙毅送到了张掖郡当郡守,去治理那里的月氏人和羌人。

  蒙氏之后,杨氏的杨熊是赵佗好友,辛氏因昔日辛梧的关系和赵佗多有往来,并非敌手。李氏的李信就不用多说,唯有冯氏因为有女子嫁给文通侯李于的缘故,和赵氏有些不睦。

  但冯氏的当家人冯去疾是个老江湖,知晓分寸,有他在,冯氏并没有露出敌意。

  王绾、冯去疾年岁已大,没了多少锐气,为了家族着想,尽量避免和赵佗冲突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