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七十一章 商部_大宋医相: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百官纷纷怒斥,更有激进者直接当堂弹劾范正。

  范纯礼也是眉头一皱,他原本认为范正提议是医部,却没有想到范正竟然在为商人发声,更严重的是范正此举根本没有和其商议过。

  范正朗声道:“朝廷设立工部,而位列朝堂的没有一个工匠,刑部自然也没有一个囚犯,而同理,范某提议设立商部,自然不是让商人位列朝堂,而是让朝堂来管理商贾!”

  “让朝堂管理商贾?朝廷变法国营作坊,就是减少商贾之事,你为何要提议在朝廷之上如此提议。”范纯礼表面怒斥范正,实际上却是在给范正解释的机会。

  “因为赋税!”

  “赋税?”朝堂百官不由一愣,不解的看着范正,今年的大宋的赋税足以突破万万贯,可谓是前所未有的突破,为何是因为赋税而设立商部。

  范正拿出历朝历代的赋税统计,交给赵煦,朗声道:“官家请看,此乃从真宗朝到现在的朝廷赋税结构。真宗朝的时候,商税仅仅占了赋税的四成,大宋的赋税主体依旧是田赋。”

  “而从仁宗朝到现在,大宋的赋税中商税的比例不断扩大,从原来的不足五成,到现在的足足七成五,可以占据了大宋赋税的主体。商税如此重要,难道还不足以让朝堂加以重视么?”

  赵煦顿时眼神一凝,范正的报表并没有用冷冰冰的数字表示,而是用后世常见的圆形比例图,可以一目了然。

  从仁宗朝开始,商税所占的比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扩大,已经是大宋赋税的主体。

  百官接过范正的统计表,立即眉头紧皱,他们虽然不喜欢商贾,却不得不承认,如今大宋能够支撑到现在,商人贡献的赋税的确是重中之重。

  范正继续道:“从比例上来看,商税的比例越来越大,而从数额上来,从真宗朝到现在田赋几乎没有增加,有些时候甚至还是负增长。”

  满朝官员不由一阵尴尬,当初就是朝廷田赋屡屡减少,让大宋出现了危机,这才有了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,然而两次变法推行之时,朝廷田赋开始增多,失败废除之后,大宋的田赋再次递减。

  “若非此次朝廷变法推行摊役入亩,让田赋增加三成以上,这一次赋税的收入商税将会占据八成以上,如今我大宋人口接近万万人,下能够开垦的荒地也大大减少,如今又推行摊役入亩,大量的隐田和人丁已经查出,田赋日后难以再增加,朝廷若想获得更多的赋税,那就只有一条途径!”范正朗声道。

  “商税!”

  不用范正出来,百官心中都自动浮现出一个答案。

  “不错!就是商税!”范正郑重道。

  蔡京皱眉道:“商税的确很重要,然而要是自成一部,恐怕就有些过了吧!”

  范正摇头道:“一点也不为过,下四民士农工商,且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