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59章 改革田制_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极难推行。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问题就是百姓并不愿意将口分田还回去。”

  最差最差也不过是给和尚们种田变成了给官府种田,而且佃租还要降低一些。

  说实话,王玄景这个官田制与均田制结合的怪胎的确不错,但是这其中依旧有大量缺点。

  最突出的一点,地方官员若是贪图钱财,对那些租种官田的百姓肆意压榨,亦或者直接倒卖,都是麻烦问题。当然这些事情就是吏治的问题了,到时候派遣巡察御史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监督便是。

  当年王氏的方法是采用大量退役士卒来充当底层管理者,让他们掌控乡里,替代乡老制度。

  朝廷毕竟还是要脸面的,吃相不会太难看,而那些和尚可就没这个顾忌了,收取的佃租不是一般的高。

  “一百亩农田足以让百姓一家六口生活下去。这其中二十亩永业田是永久授予百姓的,但是八十亩口分田是需要在六十岁后交还官府。”

  关中的佛道寺庙一座一座的进行审查,不断有大量佛道信徒被迫还俗。

  李世民并没有直接同意王玄景的建议,但是心中已经很认同了。

  王玄景推测,整个关中差不多可以清退数万佛道信徒,这些佛道信徒基本上都会被重新编为民户,然后开始耕种土地。

  王玄景命人将那些佛像、铜器重新熔炼,然后与其他铜料混合后,铸造铜钱。

  “这些佃租可以作为地方官吏的收入,有了这些收入外,地方官吏自然也会对这些官田上心。”王玄景将他的解决办法讲了出来。

  而且因为朝廷限制佛道的制度也开始推行,可以预见到,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,朝廷会从各地寺院道观中没收大量田产。

  除了这些僧众被清退,寺庙中被查抄出来的大量铜器、钱财也让朝廷国库充裕。

  这些田产正好可以充当官田,甚至就连这些农田上耕种的百姓都不会受到什么影响。

  伴随着王玄景朝堂上的一番辩论,并且将天竺国的真实情况讲述了一遍后,朝堂之上的再没有人和王玄景顶着干了,这些人现在正一门心思的去查看天竺佛教的情况。

  “陛下,一个县城才多少官吏?需要管理多少事情?而一个县足有十余万百姓,他们怎么知道那些百姓到六十岁没有?”

  “陛下,依臣之见,还是取消口分田吧,将所有的口分田划归朝廷,然后朝廷再将这口分田以低价租给百姓,如此一来,这些百姓除了农税之外,还需要支付少许佃租。”

  没有了这些人的反对,朝廷限制佛道的法令推行的很顺利。从长安开始,不断向周围延伸。

  而且这种行为是在和地方勋贵、世家、豪强来争夺空间,唐朝朝廷中勋贵世家门阀的力量很强。特别是关陇贵族集团。

  自从刘宋中期之后,天下币制就变得一片混乱,各地宗王都大肆铸造铜钱,结果就导致了市面上流通的铜钱足有数十种之多。

  很多铜钱因为材质、铜料不足,价值难以兑换,对朝廷税收和百姓日常使用造成了很大影响,一直以来朝廷都想要铸造铜钱,只不过铜料缺乏,现在有了这么多铜器,自然是要铸造一批新钱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