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徐图之_奋斗在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到而今也没有多长时间,盐场太大的话。也不好改造。

  林润默默盘算产量与成本。过了一会儿。就放弃了。一来数字太大,他的心算能够不够,二来,这些数字都不是太确定的,上下浮动太大了一些。

  不过,即便如此,他也得出一个结论。那就是晒盐法代替煮盐法,会让食盐成本大大下降。

  林润来到周梦臣身前,向周梦臣行了一礼,说道:“下官代天下百姓谢谢大人,大人让天下百姓吃上了便宜盐。”

  在古代盐一直是战略商品。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垄断食盐供应,代表了相当大的权力。甚至能左右当地的政坛变化。

  而老百姓什么都不卖,什么都自给自足,但是盐是万万不可能自给自足的。必须对外购买。盐价增高,甚至能成为老百姓生活成本之中,最高的一部分。

  便宜盐与便宜粮食,再加上没有战乱,这几乎上就是盛世的硬标准之一。

  周梦臣说道:“若雨,这话对也不对。说对,这法子能让天下百姓吃到便宜盐是真的。说不对,也不对。因为盐价成本低廉如否,与百姓能不能吃上便宜盐。其实是两回事。”

  林润神情有些坚毅,说道:“请大人放心,大人开创了如此好局面。我自然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  是的,大明前期有一段时间,盐价很低的。但是后来逐渐攀升不说,高价卖来的官盐,还有这么样那样的问题,比如里面掺杂了其他的东西。有些盐是盐中带泥,有些盐就是泥中带盐了。

  盐的成本提高了吗?

  是提高了。但是官府从灶户手中拿盐,从来是近乎无偿的手段。所以即便成本升高了。也与盐价关系并不大。只能说,从盐政这口锅里吃饭的人多了。层层剥削之下,盐价也就慢慢的高了。

  百姓吃不起盐,私盐的利润空间也就出现了。

  这都不关生产成本的事情,还是看管理者的手腕了。

  林润自然是明白的。

  周梦臣对林润如此还是很欣慰的。一方面,他欣慰的看见一个愿意为大明百姓做事的改革者出现,另外一方面,他也乐意让徐阶承受一下压力。

  林润真要顶着压力压缩既得利益者在盐政之中的利润空间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  因为周梦臣在与藤祥的觥筹交错之间,已经将不少踢出局了。剩下的这些人都是硬骨头。如此一来压力就到了徐阶哪里。

  这对周梦臣来说,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

  周梦臣拍着林润的肩膀,说道:“不急,治大国若烹小鲜,要注意火候,有些事情急不得的。要徐徐图之。”

  林润说道:“下官明白。”

  周梦臣看得出来,林润不大明白。

  两人年纪相仿。但是经历不同,性格也完全不同。

  周梦臣二十多岁就在大明政坛的旋涡之中,而今也快二十年了,二十年间起起伏伏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