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二十二章 宴宾客_奋斗在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是有些惭愧的。特别是他的作为,非但没有让周家富裕起来,反而陷入更多的亏空之中,周家而今大所有现钱大概只有三十多两了。

  周梦臣说道:“世叔教训的是。”

  不过,周梦臣惭愧归惭愧。但是对自己的决定,并没有一点后悔,他即便去北京,也要先将家里安顿好。周梦臣做事,有自己的步骤,不会因为别人三言两句所动。

  冯立也仅仅是点到为止,就不再多言了。

  酒足饭饱之后,周梦臣请冯立三人到了书房,看着周家书房之中,几架子书,还有大量的天文档案,这都是在寻常地方,乃至藏书家那里也是很难看到的。很多都是冯立没有见过的。冯立见了这些书就有些走不动路了。

  周梦臣暗道:“我这一次计划有些失误。”周梦臣没有想到冯立对算学如此之痴迷。

  如果周梦臣再想办法插手,今日剩下的时间,又变成了数学学习班了。

  好在这个时候,一声清脆的钟声想起。

  就在几人耳边,冯立立即转过身去看见了静悄悄的站在角落里面的大柜子,已经柜子上面显露的时间。

  冯立走上前去,大感兴趣,问道:“这是什么?”

  周梦臣暗暗松了一口气,上前解释道:“这是小侄按莲花漏之理,造出来的新刻漏,最大优点,就是占地面积小,还可以放在室内。世叔说算学乃是经世济用之学,诚斯言也,侄儿就在研制新刻漏,就以算学而行的。”

  冯立听了之后,大感兴趣,说道:“哦,怎么做的。”

  周梦臣将怎么定量分析,收集数据,建立数学模型,再根据这个模型,确定最符合自己的需要是水流,已经制造这个水流数需要各部件的尺寸,然后再以这个一切为核心,装进这个三个可以分开又可以组合在一起的箱子里面。

  其他的都是细节了。

  “好。”一直不说话张叔大,忽然开口说道:“周兄的作为,几乎是开一代之先河。在下佩服之致。”

  之前说过,中国古代数学最讲实用,甚至在明代之后,更是如此,为了方便学习,很多东西都口诀化了。让人容易理解。就好像我们经常说的:“三下五除二”就是珠算口诀,也是从明代传下来的。

  但是最讲实用的中国数学,都是被动的用数学解决一系列行政,工程,水利,清丈方面的问题。从来没有如周梦臣一般,一开就是数学为工具,为尺度,来指导一件事情,直到最后完成。

  张叔大队数学的兴趣,其实并不大。他只是觉得为政之人,有些事情不可或缺,最少不能被下面人给骗了,正好他与冯家关系密切,于是与冯立走动就频繁起来了。他以敏锐的嗅觉感受到这个模式有极大的影响力。

  至于有多大的影响力,一时间张叔大,也不能讲明白。

  不过,他对周梦臣刮目相看了。

  无他,在此之前,在他看来,周梦臣不过是一个算学方面的专才。这样的人固然是人才,但对于他也没有什么大用。

  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。

  单单周梦臣这个模式,就证明周梦臣的才华,决计不仅仅是在算学方面,这个模式其实能推广到很多地方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