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二十八章 老臣闻渊_奋斗在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而严嵩是绝对不能让曾铣有东山再起的机会,即便朝廷将来在边事上有挫折,那有如何?大明底子厚,人才之盛,又不是光曾铣一个。无非是多吃几次败仗而已。又伤不到他严家。

  但是曾铣如果因战功起复的话,以两者之间矛盾,严嵩就多了一个死敌。才是严嵩要担心的。

  夏言闲居三年,又重新起复的事情,可是严嵩永远的教训。当时严嵩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点。而这一次自然要思量周全。

  所以,从这一件事情上,闻渊就与严嵩尿不到一壶里。

  其实闻渊早就想在嘉靖面前搞严嵩一把,奈何不要看周梦臣进西苑如同家常便饭。但是对某些官员,乃至于闻渊这个吏部尚书,更多是通过这奏折沟通,而且奏折要过内阁这一关。

  今日可算是得了机会,自然一开口就是大招。

  嘉靖问道:“不知道,老尚书以为谁可替补内阁?”

  嘉靖本来以为闻渊是硬保夏言,既然不是,事情就可以谈谈了。

  而且吏部本来就是管人事的,虽然不能决定内阁人员,但是开出一个名单,供皇帝挑选,这还是责任之内的事情,后世明朝后期的廷推就是吏部出名单的。然后内阁六部九卿共议的。

  闻渊说道:“举贤不避亲,老臣以为臣尚可。”

  嘉靖听了,大吃一惊,说道:“老尚书欲自荐吗?”

  闻渊说道:“陛下英明,老臣正有此心。”

  说实话,闻渊如果有选择的话。他也不愿意自荐,实在他看看了手头的人选,实在是没有人啊。

  因为闻渊要与严嵩争得不是内阁大学士,如果选几个人增补内阁大学士,闻渊手中有的是人才。但是闻渊想与严嵩争的是内阁首辅,或者闻渊干脆想将严嵩给踢出去。这个人就难选了。

  要么是资深六部尚书,在六部之中反复横跳做过好几个部的尚书,在中枢十几年了。

  要么就是有内阁大学士的资历。毕竟没有这个资历,一上去当内阁首辅,能撑得住吗?

  但是很抱歉,这两样那一个都没有合适的。

  至于资深六部尚书,碍于严嵩与夏言之间斗争形势,很多大臣都没有六部任上待多长时间,就被踢下去了。也没有什么资深六部尚书可言。至于内阁大学士,如果翟鸾能苟到现在。与闻渊两个人合谋,未必不是一个干翻严嵩,冲击内阁首辅的好机会。

  可惜,翟鸾小心翼翼了十余年,被他儿子给牵连了。呜呼哀哉。

  严嵩与夏言之间的争斗,让这些高层大员,犹如走马观花。根本没有几个能在资历上,权力上可以为两者之备的人选。

  或许这是严嵩与夏言一点点小默契。

  毕竟,一个随时可以代替自己的人,就是自己潜在的对手。

  而闻渊算起来,倒是比较合适。而今大明朝廷高层已经进入了嘉靖时代,之前各级高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