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二章 大明人才何其多_奋斗在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说话,一边给旁边人打了一个招呼。

  “咚咚”鼓声想起了。

  很快所有人聚集在一团。慢慢的又分成了三团。

  周梦臣看过去,风格却大有不同。

  有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。好像很有威望。站在一个圈子中间,让人一个接着一个来与他交手,都是赤手空拳。看上去,更像是摔跤。倒地者负。看上去倒好像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学。

  另外一个圈子。却是有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。他满脸胡须根本没有修剪,几乎盖住了眼睛与嘴巴。在黑暗之中看上去,像鬼好过像人。

  他孤零零的站在一侧,一路走过去。打起人来又准又狠。一股阴冷之气,让周梦臣一愣,立即知道,这个人估计杀过很多人,他与任何人交手,都是一下而已。而受伤的人仅仅是倒地,都是一时半会起不来。

  至于另外一个圈子里面,却是一场混战。里面最厉害的是两人背靠背,配合默契。打得其他人没有脾气。

  杨继盛将这几个人指给周梦臣说道:“第一个叫王效,乃是老资格武举了。在将才册之中一直排第一。他也任过一任将官,带着千余人抹黑偷袭鞑子,大获全胜。只是可惜,没多久就辈子折腾下来了。”

  周梦臣没有说话,却是知道为什么?

  无他,大明武将都是世袭的。而武举出身的将领任官没有世袭的。这是最大的区别。而边境将官大多都是世袭的。比如周尚文,他家从开国到而今一直在军中。不能否认周尚文很能打的。但是他很能打,也不能掩盖世袭武官的整体堕落。这才是武举在正德年间正式化的原因之一。

  这也是武举任官通道一直不通畅的原因。官职就这么多,给武举出身的一个,其他人就少一个了。而且在很多世袭军官看来。这些官职本来就是他们的。

  周梦臣说道:“这个人是谁?如此不修边幅。”

  杨继盛说道:“他是我从牢中捞出来的。其实我想趁着这个机会,将西北的一些将官从牢里捞出来,让他们戴罪立功,但是刑部那边说,那些人都是钦案,即便是兵部尚书的手令,也没有办法。不过,他不一样,他是朱纨的部下,打双屿岛的主将,结果朱纨自杀之后。严嵩翻案了,说攻陷双屿是擅杀远来商旅。他不仅仅没有攻。发而有过。就关在刑部。”

  “不过,朱纨好歹不是钦案,兵部尚书的手令,还是有一点用处的。”

  周梦臣听了。心中叹息一声。

  复套之败,在杨继盛心上烙印了深深的痕迹。对曾铣,夏言,杨继盛有着深刻的怀念。周梦臣甚至觉得,杨继盛的大概将两人在心中美化看来不知道多少。毕竟周梦臣与两人有过比较深的接触,但是杨继盛并没有。

  他只是觉得两人想为朝廷一劳永逸解除边患。不当是这个结局,无意之间,就将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