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儒留守_奋斗在大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根基不稳固,并不说,这城墙会塌。而是城墙在面对攻城的时候,恐怕没有什么那么坚固。别的不说,而今如果有人在靠近城墙。很容易将城墙内外挖穿。

  周梦臣说道:“而今玉林卫城。已经像个样子了。鞑子大军又不知道在做什么?最少从这里到杀胡口,这一线只有少数鞑子游骑出没,甚至连大同北边,马芳来报,已经半个月没有与鞑子骑兵交战了。”

  “这说明,那个方向。”周梦臣指着西北方向,说道:“有鞑子骑兵,不知道多少?最少有数万。就等着大军撤离的。我一走,他们就来了。你有什么准备?”

  李儒说道:“自有章程,何须准备。”

  周梦臣轻轻一笑,说道:“子文兄,这话像你说的。”

  李儒说道:“我从军数年,也明白了。如马芳鼻子一闻,就知道鞑子在什么方向。我是不能,如你大势压人的手段,我也用不了,甚至我连我那师侄都比不了。如果不是父亲的期望,我都觉得守这里的,应该是戚继光。如果守城的是他,你大概是不会担心的。”

  周梦臣微微一笑,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老友。因为他说的对,如果排除了政治因素,周梦臣一定安排戚继光。甚至周梦臣也可以将大军的指挥权下放到戚继光手中。由戚继光掌控大战的节奏,比如什么时候大军需要援兵?

  但是周梦臣这么多年。早就觉悟了。

  政治乃是人类最高斗争形式,先天主导一切斗争形式,包括战争。凡是说远离政治的人,都是傻瓜。因为即便夫妻之前,还有一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,人又怎么能离开政治了。

  政治毕竟影响军事行动,毕竟军事是政治的延续。

  李儒与周梦臣多年好友,如果李儒真正成为未来的勋贵首领。对周梦臣也是大有好处的。毕竟对蒙古的战争,虽然重要。但毕竟是大明政治生活一小部分。而不是全部。

  周梦臣不仅仅要考虑打赢这一场战事,也要考虑打赢之后,该怎么办?

  李儒说道:“你的放心吧,我这个人别的没有。只有死脑筋。你总结的各种守城条例,我都会遵守的。这城是死的,人也是死的。我计算过,你留下的粮食,能支撑到明年开春。我就给你打个包票,在粮食耗尽之前。这城池一定是大明的。至于粮食耗尽之后,我只能说我会将我这一条命压在这里。至于能不能守住,就要看太祖太宗是否保佑了。”

  周梦臣说道:“不用那么夸张。你现在就可以开出清单,觉得这缺什么,我回去之后,立即会着手运输的。”

  “玉林卫不分出胜负之前,我是不会回大同城的。就在大同右卫坐镇,与这里相距不足百里,有缓急三日之内。只要你放出狼烟,三日之内必到。”

  李儒说道:“我信得过你。”

  周梦臣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