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220章 这小子是妖孽吗?_寒门帝师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时人群中间的欧阳克用来到谢良才面前道:“德夫贤弟,这位是。”

  谢良才得意道:“这是我姑姑的儿子,徐鹤徐亮声!”

  “徐鹤?”

  “哪个徐鹤?是小三元那个徐鹤?”

  众人闻言一阵叽叽喳喳。

  谢良才抬起下巴道:“没错,就是他!”

  徐鹤被他整无语了,嘴唇不动,但声音小小地传出:“谢德夫,你就不问问我会不会这题?”

  谢良才诧异道:“你不会?我以为你会啊……”

  “……”徐鹤。

  欧阳克用闻言哈哈笑道:“怎么?小三元的徐公子也答不上?”

  徐鹤见他那样儿,心中暗叹:“真不是我答不上,实在是不想刚进学就在这么多人面前装逼,但你若是这么逼迫,那就……”

  “得罪了……”徐鹤扯了扯簇新的澜衫,淡笑道。

  “嘶,难道他知道【三恕】??”

  “不能吧??”

  一众附生紧张地看向徐鹤,今天实在丢脸丢尽了,万一这徐鹤再答不上来,这一批的育英斋那就相当于全军覆没。

  第一天报道就这么惨,将来在府学的日子怎么办?

  就在大家的目光全都集中在徐鹤身上时,徐鹤想了想开口道:“君子有三恕。有君不能事,有臣而求其使,非恕也;有亲不能孝,有子而求其报,非恕也;有兄不能敬,有弟而求其顺,非恕也。士能明于三恕之本,则可谓端身矣。”

  静……

  整个育英斋中此刻落针可闻。

  半晌后一帮廪生和增生这才反应过来,激动地鼓起掌来。

  欧阳俊难以置信地看向徐鹤:“你小小年纪,能通读四书五经都已经不简单了,竟然还能知道【三恕】。”

  就在这时,高文达激动地来到徐鹤面前,先是躬身行了一礼,然后满脸求知欲地问道:“请问徐兄,我虽不才,但也通读经书,为何没有听说圣人有【三恕】之言?”

  旁边人笑道:“高思德,你明明比徐亮声大好多,怎么称呼人家为徐兄??”

  高文达正色道:“达者为先,这位徐朋友的学问比我好,那我称他一句兄长又有何妨?”

  刚刚说话之人听到这顿时闭了嘴。

  徐鹤拱手还礼道:“【三恕】非十三经中所言,而是出自《圣人家语》!!”

  “《圣人家语》?”高文达显然没听说过这本书,就连那帮附生们也面面相觑,显然都没听说过。

  徐鹤点了点头:“这本书最早著录于《汉书·艺文志》,凡二十七卷,孔子门人所撰,其书早佚。唐颜师古注《汉书》时,曾指出二十七卷本非今所有家语。”

  “三国时魏国王肃是郑玄之后的经学大家,颜师古所云之本,乃是王肃收集、撰写的十卷本。”

  “其书历来颇多争议,很多大家都怀疑此书并非孔圣所言,但其书流传已久,且遗文轶事,往往多见于其中。故自唐以来,知其伪而不能废也。”

  其实徐鹤知道,这本《孔子家语》是真本,后世1973年时,河北定县八角廊西汉墓出土的竹简《儒家者言》,内容与今本《家语》相近。1977年,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墓也出土了篇题与《儒家者言》相应的简牍,内容同样和《家语》有关。这些考古发现说明,今本《孔子家语》并非伪书,更不能直接说成是王肃所撰著,确系孟子以前遗物。

  但这些徐鹤自然不会对众人明说。

  这也是刚刚欧阳俊出题时,他对谢良才说,这题很偏的原因所在。

  刚刚考中秀才的读书人,很多人五经都没有通读,怎么可能读这种真伪存疑的圣人之言。

  而徐鹤不仅将三恕为何答了,还将这书的出处详细介绍了,所有人此刻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:“这小子怕不是妖孽吧?”

  ——

  PS:觉得还行,赏点月票、催更吧!

  苦求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