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70章 替代官员的人(下)_吾父朱高煦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70章替代官员的人(下)

  有资格进京参加科举的读书人,都是通过省试的举人,在地方上的地位可不低,而且还有不少的特权,因此就算是举子落榜,他们也可以日后再考,完全没必要冒险去天竺。

  不过朱瞻壑却微微一笑道:“皇爷爷,您说落榜的举子可以等待下次再考,但您却忘了,还有不少举子的年纪大了,他们可没有那么多时间再等下去了。”

  “咦,这点我倒是没想到。”

  朱棣闻言点了点头道。

  早在隋唐时,就有“五十少进士”之说,因为当时考中进士极其困难,五十岁能考中进士,已经是其中的年轻人了。

  当然了,明朝的科举相比隋唐时,进士的人数增加了许多,使得考进士不再像以前那么难,但也同样不容易,许多人从青年考到白头,却依然没能考中,到死都只能做个举人。

  “除了这些年纪大的举人,另外一些连举人都考不中的秀才也可以,其实海外做官的要求不高,能够识文断字,懂得基本的官府衙门的运作就已经足够了。”

  朱瞻壑再次说道。

  每次科举,一般也只录取两三百人的进士,剩下还有数量庞大的举人落榜,而在举人之下,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秀才,秀才之下还有更多的童生。

  可以说大明有着数量惊人的读书人,科举只是选拔官员的一个手段,并不是说落榜的人就不能胜任官职。

  朱瞻壑的要求并不高,只要想办法从这些举人、秀才或童生中多招募一些人,送到天竺完全可以帮助朱高煦统治地方。

  “嗯,你的这个想法的确可行,那些落榜的举人,或是连举人都考不上的秀才,当得知有为官的机会,哪怕是远在天竺,他们也可能会冒险前去。”

  朱棣最后终于点头赞同道。

  当然这件事肯定需要朝廷出面,否则如果只是让汉王府出面,恐怕许多读书人都会心存怀疑。

  “对了,刚才你不是说有两种人可以代替官员吗,除了那些举人、秀才外,还有哪种人?”

  朱棣忽然想到刚才朱瞻壑的话,于是再次问道。

  “第二种人其实比第一种更加合适,他们就是各个官府衙门之中的小吏!”

  朱瞻壑立刻回答道。

  “小吏?你要让小吏充当官员?”

  朱棣闻言也大为吃惊,官吏这个词其实是指两种人,就是官与吏,两者间有十分明显的界线,这条线甚至可以说是鸿沟,基本不可能跨越。

  换句话说,小吏基本不可能提升为官,这也是朝廷律法中规定的。

  “正是,小吏虽然地位远比官员低下,但他们熟悉各个衙门的运作,掌握各种公文的撰写,甚至有些衙门,可以没有官,但却不能没有吏,因此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各种官职。”

  朱瞻壑点头道。

  其实小吏和落榜的读书人,有着某种程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