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05章 半步天选之子_大汉永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战国七雄中,就属燕国和韩国实力最弱。燕国是周王朝最早分封的诸侯国之一,资格很老,但国力有限,仅仅靠着地处偏远,才没有被其他大国所吞并。

  韩国曾经有过著名的申不害变法,加之山民剽悍,又盛产强弓劲弩,所以有“劲韩”之称。

  而燕国,在战国初年,除了摆摆老资格,基本上就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事了。

  别说超级大国秦国和齐国,就连新兴的赵国也没把燕国放在眼里。当时燕国的国都蓟城(今北京),完全不像现在的北京这般繁华拥堵,就是一座稍大一点的边陲城池。

  为了富国强兵,燕王哙主动学习尧舜,把王位禅让给了聪明能干的相国子之。

  子之这个人能力很强,也很能表现。上位之前,忠心耿耿,事事替君王谋划……

  可是人心隔肚皮,王位到手,他就开始暴露本质,变得专断独行。

  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王莽和司马懿吗?

  他的上位,直接引起了以太子姬平为首的燕国旧贵族的不满。很快,两拨人拉开架势,大打出手。

  结果,燕王哙、姬平、子之,统统死在了内乱中。邻居有难,齐国岂能袖手旁观?

  当时的赵国虽然也厉害,但还没有吞并燕国的实力。他是三家分晋出来的,自己还忙着巩固地位,发展实力,没有能力去全力打燕国。

  于是,野心勃勃的齐宣王看准机会,派大军落井下石、趁火打劫,直接一举攻下蓟城,然后赖着不走,堂而皇之的当起了燕国的新主人。

  燕国再窝囊,那也是几百年的老诸侯,一大块肥肉,岂容你齐国一人独吞?

  而且你一旦吞下去了,国力强大了,那周围的赵国、魏国、楚国还不得担惊受怕的?

  其他国家自然不能日齐国如意,可齐国已经占领了燕国,只好软硬兼施,外交斡旋和军事威胁一起上。

  总之,一句话,“你齐国要么把燕国平分给大家,要么退出燕国,如果不干,我们就联合起来弄死伱!”

  双拳难敌四手呀,当年秦国如此厉害,还是被六国联军吓得几十年不敢东出,齐宣王没办法,只好下令撤兵。

  来都来了,也不能白来一趟,他大手一挥,临走前把燕国财货扫荡一空,狠狠捞了一票。

  自此,齐国和燕国就此结下世仇。

  可齐国强,燕国弱,落后就要挨打,自古不变,现在应该怎么办?

  唯四个字,富国强兵。

  可这四个字说得容易,谁不会说?但不是张着嘴巴,喊几句口号,国家就能强大了。

  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,甚至一个人,很多时候往往是在外部的压力和威胁下强大起来的。

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,大概就是如此。

  压力和苦难往往能够磨炼一个人,也能压倒一个人,撑过去,就是浴火重生。

  反之,撑不过去,便是尸骨累累,成为别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