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三百六十章 入主汴梁城_仙侠版水浒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以及利用党争大肆清除赵佶时代的旧臣不停地搞清算和内斗。

  再说赵桓。

  对于这些请求,江鸿飞一概不予理睬。

  所以,得知大元军愿意收编他们,一伙儿、一伙儿又一伙儿的宋军,前来大元帝国的招兵点应召。

  这又给了另一群宋臣投大元帝国的通道。

  更为重要的是,江鸿飞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亲自接见了十个民意代表,亲口勉励了他们一番,并告诉他们,汴梁城这里的事情快结束了,最多一个月,汴梁城的所有城门都会被打开,到那时,民众就可以自由出入了。

  这内藏库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名字——封椿库。

  收了蔡家,江鸿飞差不多就等于是收了赵宋王朝三分之一的官员。

  这首诗颂共七十二个字,每一字,榜书为一库之号。

  吴用哪有什么底线,他欣然就认下了吴开这个族弟。

  赵桓于是给赵构下了两道诏书,明诏是让赵构解散大元帅府回来议和;暗诏则是让赵构赶紧整军,然后来勤王救驾。

  众所周知,大元军的军饷、待遇根本就不是宋军可以比的,大元军不仅衣食住行全管,甚至会给有功的将士发妻妾,关键大元军的社会地位更远远不是宋军可以比的。

  后来,封椿库逐渐演变成为内藏库,成为赵宋王朝的国库。

  此时,在汪伯彦的帮助下,赵构已经招募到一万多人马了,另外宗泽也在滑州招兵买马。

  大元帝国的动作越来越大,赵桓不可能发现不了。

 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,对他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让赵宋王朝完成真正的统一耿耿于怀,因此将赵宋朝廷每年结余的钱财全部都放入封椿库中储存起来,打算等到货财丰盈之时,用这些钱财赎回燕云十六州,或者用这些钱财来激赏将士以收复燕云十六州。

  其实,早在大元帝国刚打破汴梁城不久,吴用就带着萧让、萧容、吴开等人将赵宋王朝的所有文籍档案,尤其是记载着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的文籍档案,给带到了青城。

  关键,江鸿飞还派了吴用、乐和、柴进、李应、萧让、韩昉、萧容、房玄度、许采、时立爱等十位大元帝国的大臣前往赵宋朝廷坐镇。

  另外还有一个叫“徐揆”的人,带着不少太学生来到南薰门,请江鸿飞将赵桓放回汴梁城。

  为此,赵匡胤还留有诏誓:后世子孙对于封桩库中的钱财不得别用。

  退一步说,就算赵桓蠢,发现不了,还有何栗、孙傅等人,他们不可能不告诉赵桓,大事不好,江鸿飞有可能会废掉赵氏,霸占汴梁城。

  可让赵桓干着急没办法的是,他哪怕将赵宋王朝两百年的积累全都送给了江鸿飞,江鸿飞还是没有放他回城的意思。

  也就是说,蔡家又得势了。

  甚至就连被赵桓发配的蔡京,被赵桓下大狱的蔡攸,如今都已经回到他们在汴梁城的家中了。

  这些内侍,每个月都要给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分发月钱和福利,所以他们对于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了如指掌。

  在赵佶看来,现在已经到了赵宋王朝生死存亡的时候,所以,赵佶请求江鸿飞同意,郓王赵楷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来给江鸿飞加徽号。

  这当然不只是因为蔡夫人和乐和的关系。

  要知道,蔡京、蔡攸父子一党的官员,不说占了赵宋王朝的一半,三分之一总是有的。

  不说之前从各种各样渠道投大元帝国的原宋臣,全都得到了江鸿飞的任用,只说近期,张邦昌、唐恪、蔡翛等人,就已经参与到了大元帝国的朝议当中了。

  那时,唐恪还是宰相。

  所以很多宋臣都对赵桓失望透顶。

  总之,赵桓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最高统治者、一个合格的皇帝,甚至都不是一个合格的人,尤其是在跟英谟睿略、豁达大度、知人善任、数年之间算无遗策、兵无留行、底定大业的江鸿飞对比过后。

  一切准备就绪了之后,江鸿飞没有任何犹豫,就率领大元帝国的文武百官进入了汴梁城……

  ……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