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2章_一帘风月九重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道,“她怎么就死了?还选在今天这好日子……”

  “好了,此事有待查究。”为免她一气之下说出忤逆太后之言,定远侯道,命管事,“派人请廷尉司,再派人注意坊间流言集中处,把那些故意歪曲真相之人给我逮回来审问!”

  方氏再不好,那也是孟太后给她寻的,报给廷尉司,是向太后证明这并非凤氏私下里处置她的人。太后年老不理事,且是个出嫁从夫,夫死从子的坚定妇人。

  皇帝想弄死北月氏方法多的是,何须他的老母亲费这个神?

  那方氏进言,让凤氏将昭儿拒于城外,然后有人在她返回丹台山的路上伏击。

  可见,此次事件是冲昭儿来的。

  昭儿已经回到丹台山,经过她的一番胡栽乱种,那山易守难攻,实在守不住还可以地遁而逃。

  别人搜不出观里的秘道,不代表它没有。

  这,便是他今天跑一趟皇宫的原因。若连凤氏都倒向皇族,昭儿就没必要留在此处了。他跑不了,孩子还小,外边天地宽广,凭她的本事何处不能觅逍遥?

  只苦其他孩子罢了,定远侯默叹。

  凤氏是个相当讲究忌讳之人,否则不会因为方氏的一席话而闹出这场风波。方氏既死了,交给廷尉司处理便罢,至于她的婆家和儿女,凤氏本想将之发卖。

  被四姑娘拦了下来,说喜事临门,更需行善积德。

  方氏一人犯了糊涂,既已身死,不该牵连其家人。念及昔日情分,将奶兄他们一家的身契尽数归还,自寻生活去吧。

  四姑娘此举,让奶兄一家感激涕零,死活不肯走。

  方家一屋人高举身契,跪求四姑娘留下他们在身边做牛做马作为回报,以补偿母亲犯下的过错。

  “侯爷,小人的母亲出事之前曾坐立不安,必是受人胁迫才犯下滔天之错!她虽身死,小人一家离开长公主府未必有活路。恳求侯爷和长公主,让我等留在乡君身边侍候。

  小人一家往后定以命相护,替母亲赎罪!”

  方家奶兄虽只有二十来岁,长年在外间走动,从坊间听到无数关于高门大户那种勾心斗角的凶残手段。

  身为人子,看着老娘从小待乡君如眼珠子似地疼宠爱护,怎会害她?

  拿回身契恢复自由身,是每个奴仆梦寐以求的事,可也要看是怎么拿回来的!像方家这样的,估计一离开长公主府便曝尸荒野,成为当地的一桩悬案了。

  有些福气,他们无福消受,这得认。

  母亲生前的坐立不安,他曾关怀询问,她只来来回回地说那琴会害死四姑娘之类的。事关天家与侯府的恩怨,把方家奶兄吓得捂住老母亲的嘴,让她慎言。

  那时,他还以为母亲过度迷.信的缘故,一时疏忽没有查究,结果……

  当知道母亲自尽时,他第一个念头便是:全家要完。

  “母亲爱重乡君,也疼惜家中儿孙,断不敢做出毁家灭族的背主之事!望长公主、侯爷、乡君明察!”方家奶兄率领妻儿跪伏在地,痛哭流涕地恳求道。

  四姑娘想起乳母的昔日音容笑貌,感怀落泪。起身向父亲母亲跪求,让方家奶兄一家留在她身边:

  “女儿微不足道,他日嫁到吴府,当以夫家为主。从此生死荣辱与娘家干系不大,外人害我误我又有何益处?”

  嫁出去的女儿,泼出去的水。

  等她出嫁,她与她身边的人再无利用价值。说到底,乳母或许是受她和北月氏连累才枉死的。

  救人一命,权当为北月氏一族行善积德,谋求一丝后福吧。

  她的请求,定远侯与凤氏应允了。等方家奶兄处理完后事,再回她身边侍候。等她出嫁,方家一应人等陪同过去。

  往后,主忧仆辱,主辱仆死。

  主仆的生死荣辱系于一线,若旧事重现,方家自个惦量吧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