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73章_一帘风月九重天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今年赶不及的,不还有明年吗?”

  经过君臣商议,武试初步拟定为,季春乡试,季夏会试,孟冬殿试。连续三年,广纳天下将才,尤其是文武双全之才。

  “你家三郎,记得让他参加。”丰元帝特意叮嘱,“他随你出征多年,又即将成亲,不能一直是白身,该考个一官半职了。你呀,老了,等后继有人,即刻给朕滚回京来养老!”

  “臣遵旨,臣与犬子谢陛下体恤!”

  “来来来,过来看看武考的项目如何……”

  ……

  季春,又称桃月,一个莺飞草长生机盎然的季节。

  凤京,在宽长深远的街道上,响着嘹亮的喇叭唢呐声,百姓们翘首踮足,一队衣着火红喜庆的人影逐渐进入围观群众的视线。

  这是定远侯府三公子的迎亲队伍,英武帅气的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,头戴爵弁,穿玄端礼服,随着队伍徐徐而行,去往正阳巷。

  新娘子宋氏,她的父亲曾是京中的公子哥儿,祖父宋升是当今的国子学祭酒,母亲亦是大家闺秀。无奈,其父在中州担任县令时遭遇暴乱,殉职了。

  母亲闻知噩耗,郁郁寡欢半年后,也没了。

  父母双亡的她,孤身一人寄住在伯父家,伯父宋勤是定州的议曹从事。府里由伯娘当家,她有一大家子的琐碎事要管,顶多让她不缺衣少食,鲜少理她。

  父母双亡的,都是无福之人,何况宋升的父亲曾是前朝的耿直御史,被暴君气得撞柱而亡,两家是有旧怨的。

  姜氏不看好,但凤氏认为她家世尚可,比世子妇管氏好太多了。

  更妙的是,宋祭酒竟也同意,定远侯一回京便接到他的邀请一同饮酒,相谈甚欢,才有了今日的喜庆。

  看着新郎新娘,在正堂肃穆庄严的气氛之下缓缓靠近,大妆华服的元昭端坐一旁,瞅着之前一脸不乐意的三哥笑意清浅地与新娘子同行,由衷替他高兴。

  阴阳相合万物生,男女相合,需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。

  何其不易,又何其煎熬。

  看着一对新人拜天地,元昭脑袋微歪,心底涌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感怀。虽然她热衷打架、打猎,但实际上她是一个喜欢清静的小姑娘。

  听完牛马嘶,新妇入青庐。

  宴席未散,元昭向父母亲请完安,便回了华桐院。在莲裳、芝兰的服侍之下,卸妆沐浴,换上松爽的寝衣,然后去翻箱倒柜。

  “郡主,您找什么呢?”银杏正在收拾钗环,诧异地看着她,“婢子帮你找?”

  今日府里事多,玳瑁姑姑被母亲借调前院帮忙,过两日才回来。

  “不用,你找不到。”元昭说着,整个钻进箱箧里,剩下双脚在外边蹦跶。

  银杏见状,好气又好笑,可没有郡主吩咐,她不敢上前把人揪出来。想了想,转身离开内室。不大一会儿,元昭双脚折腾着从箱里钻了出来,坐在一旁发呆。

  “郡主?”洛雁被银杏叫了进来。

  看见她,元昭眼前一亮,连忙道:“洛雁,我在南州的行李是你和武溪收拾的,可曾见过一个漆盒?这么大个……”双手比划着。

  “有啊!”洛雁应着,直接来到她的镜台,从一套多层妆奁中抽出一层,“都在里边。”

  嗯?元昭半信半疑地过去一看,一个小漆盒正安静地躺在那里。打开一瞧,正是阿玉赠的那块玉连环。

  郡主早慧,且机敏过人,这一脸神思飘忽的样子,前所未见。洛雁极力忍耐,但最终没忍住,好奇地问:

  “郡主,此物……谁送的?”

  这是哪家的小郎君入了她们郡主的眼?!简直太牛掰了!

  今天木有了,累死窝了

  谢谢大家的推荐票、月票和打赏的支持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