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二十九章 怒其不争_重回上世纪搞事情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是在和稀泥,但这个办法也是目前较公平的办法。

  可一些聪明人却是知道这办法看似聪明,但这优先购买的人家却归马德福挑选。

  马家两户、熊家一户、刘家两户。

  马德福挑选出来的购买人家,都是村干部的直系亲属,但清湾村算来算去,谁又不是家家连着姻亲?

  ……

  1977年6月29日,教育部在西山行署煤都组织召开了“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”。

  会议上,早已经有了私下商议的各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负责人决定维持“自愿报名,基层推荐,领导批准,学校复审”,即“高招十六字方针”这一“特殊”时期产物。

  次日,北湖日报便在第二版对此事进行了全面解读。

  刘大勇知道熊浩在关心高考恢复会议,将从县里得到消息告知熊浩,熊浩只是笑了笑道:“大勇叔,你觉得即将在7月举行的第十届三中全会会是怎样一个情况?”

  刘大勇愣神,摇摇头表示不知道。

  熊浩作为后世人,对这段历史了然于心。

  我兔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老人家的职务,由其出任我兔副总,主抓科学和教育工作。

  在老人家看来,科教工作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,而高校招生工作联系着高教与普教,联系着教育与各行各业以及千家万户,因此这项工作亦成为他复出工作之后教育工作整顿的“突破口”。

  刘大勇吃惊的听着熊浩指点江山,不免问道:“你这样就不怕错过了今年工农兵学员的报名时间?”

  熊浩不以为意道:“大勇叔,你可知道被各地区推荐的工农兵学员都是一个什么教育背景?”

  1972年的5月,帝京市曾对11所高校进行了学员入学前的文化程度调查。

  调查显示,初中以上的占20%,初中的占60%,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占20%。

  一所大学,国家的最高学府学员的知识水平竟然参差不齐,这让负责教育的老师教什么?

  刘大勇心惊胆战的听着熊浩道出数据,感觉国家是真的病了。

  “大勇叔,我好歹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,您难道想让我去和那些小学生一起复习初中知识?”

  熊浩指着鸡笼中已经半大鸡仔:“您看看这批鸡,这才半个月的样子已经有了斤把重量。等再过半个月,怕是都可以进行物品兑换。”

  刘大勇狐疑道:“物品兑换?”

  熊浩小声解释道:“大勇叔,县里虽然有部分人私下出售物品,但这些毕竟是违法的。

  不瞒您说,就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面已经有不少人来打我这个养殖场主意。

  我若学人家进行物品买卖,您认为那些人不会举报我吗?”

  刘大勇怒骂一声:“那帮混蛋就是见不得人好。你这肉鸡要是不能贩卖,那你都想跟人换一些什么东西?”

  熊浩嘿嘿笑道:“大勇叔,你们村水泥厂效益好,工人需要鸡汤补补身体吧?

  一吨水泥18块钱,我需要至少五吨的水泥。这不就可以换走至少45只鸡?

  一块红砖八分钱,起一座红砖新房,起码要好几万块的砖,我这肉鸡怕是还不够换。”

  熊浩继续诉说道:“人工、黄沙,这不都是要花钱的事?”

  刘大勇摇摇头:“你是不是还想说这养殖场有你那玩伴一半的份额,这兑换的材料也得二一添作五?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