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十四章 匡扶汉室,舍我其谁?夺取扬州,报效天子!_朕能走到对岸吗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菜也洒了一地。

  而这一幕,恰巧被走进来的刘备看见了。

  刘备愣了愣,问道:“将军何故如此,饭菜不合胃口么?”

  吕布见是刘备,便也没有隐瞒,神色阴郁地说道:“玄德你来了,我正在烦心攻打寿春之事……”

  刘备笑道:“正巧,我有一计,或能兵不血刃拿下寿春的,此番前来便是与将军相商。”

  “真的?!”

  吕布闻言登时大喜,急忙起身上前,去把刘备拉到自己的位置坐下,迫不及待地问道:“什么计策?快快说与我听听!”

  他都快被眼下的局势愁死了,兵不血刃拿下寿春,这简直想都不敢想啊。

  面对吕布充满热切的目光,刘备也没有卖关子,直接说道:“镇守寿春的大将,正是此前宛城张绣,若能劝降张绣,岂不是兵不血刃拿下寿春?”

  吕布他本以为刘备会有什么绝妙计策,没想到竟然是劝降。

  听罢,顿时觉得索然无味,大失所望道:“此计如何行得通啊。”

  “将军稍安勿躁,窃听我慢慢道来。”刘备不慌不忙的解释道:“寿春乃袁术的大本营,经营多年,城内粮草充沛,兵员充足,若守城不出,完全能和我们打持久战。”

  “我们若是强攻,且不说短时间内能否攻下寿春。即便攻下,必定损兵折将,战后亦无法与孙策、曹操等人争锋,辛苦打下的基业,白白便宜他人。”

  “可若按兵不动继续围困下去,大军的粮草会率先坚持不住。”

  “如今唯有劝降张绣,方是上上之策。既能以最小的代价拿下寿春,又能保存兵力面对其余虎视眈眈之辈。”

  虽然刘备分析的不错,无论是攻城还是按兵不动,都是下策。

  可空口白舌的就让张绣投降,这种想法未免太过儿戏。

  吕布摇了摇头道:“玄德,你未免想得太简单了,张绣岂会轻易倒戈?他若想背弃袁术,此前便不会救走袁术了。”

  寿春看似陷入险境,但城固若金汤,有张绣守城,起码能坚守一年之久,远没到岌岌可危、即将破城的地步。

  吕布换位思考,他若是张绣,决计不会投降献城。

  刘备道:“将军却是忘了,张绣杀了曹操长子曹昂、侄子曹安民以及心腹大将典韦,曹操恨他入骨。”

  “他逃来扬州投靠袁术,本就是为了躲避曹操。”

  “眼下寿春虽然坚固,但终究会有城破的一日。当年曹操父亲死在徐州,他便屠了徐州城,焉能饶了张绣?”

  “即便最终张绣落在孙策手中,孙策又岂会为了他一个败军之将而交恶曹操,届时多半会将他交出去。”

  “只要我们向张绣表露善意,未必不能将他劝降。”

  摆在张绣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,要么坚守寿春,待城破之时便是他丧命之日。

  要么向吕布他们投降献城,还能保住身家性命。

  因为无论是吕布还是冀州军,奉的都是邺城的天子,视曹操为奸贼。

  张绣在宛城的战绩,对曹操而言是罪大恶极,生死仇家。

  可对邺城这边的天子而言,那便是立下大功的功臣。

  刘备正是知晓张绣与袁术没有半点交情,投奔过来只是为了保命,所以才认为有很大机会将其劝降。

  “果真如玄德所言,张绣未必不肯降。”

  吕布觉得刘备说得很有道理,他再次换位思考,倘若站在张绣如今的处境,必然会投降。

  刘备又补充了一句:“此外,我与东海糜家素有来往,据糜家传来的消息,张绣麾下的谋士贾诩,已经去邺城拜见天子,如今已被册封为光禄勋。有贾诩珠玉在前,张绣定会动摇。”

  “如此大好!”吕布喜出望外,麾下谋士去了邺城都被册封为光禄勋,张绣若是去了,那得封什么官?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