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90章 蓝田县的粮食红线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缺粮食的是住在城里的脱产户。

  这些脱产户最底层的就是给各大商号当伙计的这批人,这批人一天的工钱是五十文,李朝生的想法是,按照这些人的最低生活标准,一家有五口人的话,他一个人也要能养活这一家五口,说白了,李朝生不允许自己治下有一个百姓是饿死的。

  当然了这一家五口不可能只指着一个人吃,这一家五口最少也要有两三个劳动力吧,毕竟蓝田女工也能找到工作,蓝田的刺绣,纺织,甚至一些饭馆都在研究可否雇佣一些女人当伙计。

  当然了后一个还是被拒绝了,因为社会没有发展到那个层次,所以这个是不被接受的,等蓝田再发展发展,女人抛头露面也不算什么大事。

 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,蓝田人已经适应女人去工厂工作了,甚至适应商业街可以有女人经商了,这一点点潜移默化,慢慢的女人就可以获得较为公平的工作机会,不过这任重而道远,就算李朝生是县尊,在蓝田有特权也不能干预这些事情。

  粮食红线是保证百姓基本生活的保障,一个最为艰苦的刚从流民变为普通蓝田无田百姓,也能通过自己的工作,获取食物,甚至可以养活一家五口。

  当然在李朝生的智囊团的计算下,蓝田的大体情况是,一家平均两个劳动力,一天收入可以达到一百文左右。

  而一家五口,一天大约三四斤玉米面就能吃饱,外加买点蔬菜,也就是说一天一般的工资就可以吃的很好,剩下的一半,是存款。

  李朝生听了政治部这个预算道:百姓的日子还是苦啊,还要尽可能的让百姓多赚点。

  李朝生的考虑是分两方面的,第一是李朝生希望自己治下百姓富裕一些,不要一个个面黄肌瘦的,不要让孩子一个个都营养不良,只有过年那一天可以吃一块大肥肉。

  不要让年轻的小伙子因为彩礼而娶不上自己心爱的姑娘,蓝田百姓花销不大,基本都花费在吃上了,李朝生希望吃占据的比例可以缩减到百姓日常开支的三分之一,让他们有更多的钱,让他们更富足。

  这可能就是历代帝王都希望干的一件事,藏富于民。

  其次只有百姓的手里有钱了,蓝田的商业才能发展起来,钱对于一个政体来说并不是很重要,蓝田仓库里要是堆满了金山银山,那就是一堆重金属。

  可是发到百姓的手里,这东西就叫钱了,因为这东西可以驱使百姓劳动,财富是什么,财富就是百姓的劳动成果,若是人们都不劳动,都不工作,不发展,那么就不会产生钱,钱的本质是人们的劳动成果的交换。

  以前的以物易物,那时候没有钱的感念,可是伱能说那些人手里就一点没有财富吗?

  然后百姓的钱变成了贝壳,贝壳的价值代表什么,代表稀少,可以换算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