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431章 县尊的大婚可不是一个人的事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鲜事物的产生,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,老百姓并不会马上相信。

  毕竟他们拿着沉甸甸的银元来到银行,转头就变成了一个小红本本,变成一堆纸,任谁也会有不安全感啊。

  都会感觉自己的钱打水漂了,所以现在朴实的百姓,还是认为落袋为安的好,而这一行为也让李朝生无可奈何,老百姓还是喜欢用以前地主老财的方法,把钱埋在土里,这样就会造成社会面的金钱流通不起来。

  导致货币短缺,这也是李朝生着急收揽李定国,让他帮助自己开发甘肃白银厂的原因,白银,铜币都不是很足够啊。

  为此李朝生也准备两步走,第一步就是继续等待李定国的自投罗网。

  另一步就是大力发展银行业,银行业要是发展起来,让钱流动起来,那么蓝田的缺钱情况就会大大的改变,可是一直制约李朝生没有大力发展银行业的原因是,银行业没有抵押物。

  如果银行业发展起来,在有心人的破坏下,进行挤兑,那李朝生好不容易建立的银行,可能会非常脆弱的被崩坏,最后的结果就是银行在蓝田人心目中变成不可信任的代名词,那么对蓝田以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有致命打击的,甚至银行业务根本开展不起来,这对蓝田是非常被动的。

  这也是蓝田银行一直没有开展大型信贷业务,以及向租户推行利息这一概念的根本原因。

  因为没有抵押物,如果有人恶意挤兑,银行把大量租户的钱放出去,然后租户再来个疯狂兑换,那蓝田银行可就真的垮塌了。

  所以李朝生准备进行最稳妥的方案,那就是稳扎稳打一步步来,等李定国帮自己拿下了白银厂,蓝田也有自己的银矿了,那么李朝生就可以放手发展银行,进行信贷业务以及利息业务了。

  只要李朝生的银行立住了脚,那么李朝生就不会向现在这样缺钱,蓝田也可以进入快车道,以百姓的钱驱动百姓生出更多的钱。

  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,所以李朝生现在并不着急推广银行业务,而是不温不火的在蓝田最繁华的商业界开了两间银行。

  不求能够快速被百姓接受,先混个脸熟,而现在银行基本都是承接一些内部储蓄的业务,外加一些有尝鲜精神,以及想着给李朝生行贿的大商人业务。

  李进理就是农业银行的大客户,李进理现在可是很有钱的,由于其辈份原因,李朝生给他一个名誉顾问的职位,每年有固定工资两千银元。

  外加李进理的两个儿子,李朝龙,李朝虎,那都是蓝田顶级的师长,每年的薪资都在一万银元左右。

  而这两个儿子都挺孝顺老父亲的,两个人一年能给李进理一万银元的养老费。

  所以这几年下来,李进理在蓝田绝对是有钱人,这时李进理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道:“朝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