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0038章 准备转行_从山村放羊娃开始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苏良总是知道很多超过他年龄的情况,他的解释是看电视知道的。

  别人没法考究,也更不打算计较。

  苏灿路听了儿子的意见,准备开始贩卖点心,打算当一个点心商人。

  如果有人细细考究,后来那些大款,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,会发现他们在这个年代的生活,特别丰富多彩。

  可能,今天倒卖河沙,明天就去销售苹果,后天又成了个运输司机了。

  这个年代的买卖,最大的特点,就是赚钱容易。

  而这个年代最大的特点呢,就是货源不稳定,导致很多人卖完了货之后呢,后面没货了,只能转行干别的去了。

  1991年这会儿,是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,实际上到1992年的时候,国家才全面取消票据时代的。

  原先买个点心,都得要票。

  买油条要油条票,买桃酥要桃酥票,买江米条要江米条票等等。

  自从国家放开市场之后呢,在城市里的农贸市场上,在农村的集市上,那些原先只有在供销社里面才能买到的商品也开始出现了。而集市上面的商品,是不需要票据的,这种双轨模式打破了原先供销社对贸易的垄断,同时,也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。

  距离大寨乡供销社破产,只剩下,一年的时间了。

  苏灿路也知道,在进泰南市城里的铁道口那边,有个糕点厂。

  大寨乡在1991年以前的时候,还属于泰南市。

  后来1991年初的时候,大寨乡才划归给了鲁中县。

  泰南市和鲁中县,都是县级行政单位。

  在属于泰南市的时候,大寨乡老百姓,跟泰南市城里的联系,要比鲁中县城多一些。

  苏灿路有两次带着苏良到泰南市城里面办事情,路过铁道口那边的糕点厂,还给儿子买过一些糕点吃。

  从糕点厂买的糕点,不但味道好吃,而且要比集市上面的便宜很多。

  他也知道,集市上销售的糕点,好多就是从铁道口糕点厂进的货。

  在1989年以前,铁道口糕点厂还是国营单位,年年亏损。

  后来,这个单位因为亏损严重,被改制承包给了个人,成了一家个体单位了。

  原先是国营单位的时候,老百姓去买糕点,那些卖糕点的,脸色难看的就跟死了爹妈一样。

  而现在,老百姓去买糕点,糕点厂总是热情服务,相当让人觉得舒服。

  同时呢,糕点厂现在也成了盈利单位。

  苏灿路一大早,骑着自行车从胡同里面往外走。

  走到胡同口,迎面看到了魏振堂。

  俩人各自心里虽然说很讨厌对方,但是脸上上还没有撕破。

  “灿路,你这么早是要干什么去?”

  毕竟自己抢了苏灿路的买卖,魏振堂主动跟苏灿路打招呼,面带微笑。

  苏灿路已经被自己儿子说服了,打算以后不再搞黄芩买卖了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