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819章 八阵和八阵图的差距_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郭嘉不可能另架严密的梁架顶椽,只能是随便横架树木枝杈,再以泥浆填缝。

  郭嘉显然是模仿了我军的壕沟,有样学样,但他没学到精髓,也不明其中每个细节的算学原理——臣所挖壕沟,都是曲折前行的,为的就是防止敌军墙头弓弩沿着壕的方向平射时,命中率过高。

  挖成曲折之后,蜿蜒前进的过程中,壕沟任何时刻都不可能正对防线护墙上的弓弩手,守军弓弩手的箭矢自然会射在壕沟的侧壁土地上。

  现在郭嘉偷工减料,臣估计一方面是因为他不知道曲折的必要性,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他为了快速、省事,觉得自己是防守一方,不用担心攻方居高临下对着壕沟延伸方向水平侧射。而且他觉得有修了简易的顶,抛射也不怕了,才如此施为。

  臣以为,我军此战不是还带了一些战车、少量驼队,可以模仿车载轻型投石机列车阵的战法。

  既如此,可在望楼上仔细观测敌军甬道朝向,随后把载了轻型投石机的战车部署到正对甬道延伸方向的阵前,然后按照预定角度全力抛射。

  投石机相比于弓弩,在准确率方面最大的劣势就是远近难以控制,因为其弹道过于高抛。但左右方向很容易瞄准。

  如果是正对甬道延伸的方向,调好了左右,那就无论偏远还是偏近,总能砸到甬道,郭嘉修的那些树枝泥浆的顶,也就防住箭矢,防不住从天而降的碎石。”

  诸葛亮后面这番解释其实有点多余,倒不是说他说得不对,而是刘备不懂数学,没有几何学常识,所以听不懂。

  但刘备知人善任,他只要知道诸葛亮说的这番道理似乎很厉害的样子,可以果断用人不疑、听从其部署,就够了。

  “就依卿言,让我军的战车全部由卿安排部署!”

  刘备军在使用车阵和高机动性移动投石机方面,也是颇有经验的。早在数年前的平凉战役中,马超就研究过轻型机动投石机,当时是李素和关羽为主帅负责平凉,马超还只是打手。

  在西域颇多骆驼的环境下,李素还模拟后世西夏“泼喜军”的模式,尝试过骆驼上运一个小型扭力弹射器,丢一些只有拳头大小的石弹。到了中原之后,把骆驼换成车,也是很容易想到的。

  汉末的战车,正在从传统的冲阵兵器,越来越向远程火力载具和机动掩体的方向发展。原本历史上诸葛亮的八阵图里,也是用到偏厢车提供掩护和载具,便于平原上结阵以步破骑。诸葛亮本就有这方面的天赋,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。

  随着刘备的命令,装着轻型投石机的战车很快按照诸葛亮的要求,如臂使指开始部署。

  而且还是在望楼上望远镜瞭望手的反馈指点下,精确选取阵地、确定射击朝向。

  对面的曹军完全没意识到数万人殊死搏杀的战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