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949章 太庙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论起了秦国事务。

  说白了,就是正式的进行一场册封仪式。

  如,赐予国名,龙袍官服,以及各种印绶等。

  不要小看了这些,就拿龙袍来说,区区的亲王团龙袍,没有几百个绣工半年的工夫,根本就拿不下来。

  如朝鲜的王袍,都是明朝赐予的,他们国内根本就造不出如此华丽的玩意。

  而像越南那种王袍,看上去就很土的,就不是赐予,而是自制,不体面。

  官府龙袍,就像是给一个样板,让其符合规制,莫要逾越了,说白了就是规范礼制,使得从礼这一方面加深服从。

  秦国统一安南后,一切自然又正规而合理的赐予官袍、印绶。

  索性对于秦国的一统,朝廷已经做好了准备,早就预备多时了,直接就可以赐下。

  而原本没啥事的国号,反倒是在内阁九卿中起了纷争。

  部分人支持安南,部分支持秦国。

  安南是旧号,如果赐予其安南王,那么必然还有配套的安南都统一职,加深朝廷的影响。

  秦国则不同,一如朝鲜那般的独立藩国,等闲干涉不了。

  不过这些皇帝心中早有定计。

  独立发展,任其扩张自强。

  “就还是秦国吧!”

  皇帝懒洋洋地说道:“省得麻烦。”

  “另外,虽然秦国是我儿子建立,但朝贡规则免不了。”

  “水师管理、通商,还有关键的朝贡,这些你们的议下。”

  首辅阎崇信则眉头一皱,开口说道:“陛下,秦王毕竟是一等一的秦藩,亲王爵,故而不如每年万石?”

  “安南那个地方别的不多,粮食就特别多,万石太少了。”

  皇帝眉头一蹙,轻声道:“让其每年朝贡二十万石大米,朝廷就与其十万块银圆吧!”

  听到这,几个大臣们眉头一挑,微微的瞧了一眼皇帝,没敢多嘴。

  好家伙,朝鲜年纳十万石,朝廷赏赐两万块,五石才合计一块。

  而如今秦国两石一块,这不就是市价了吗?

  这等于是送钱给秦国啊!

  实际上,大臣们想的没错,皇帝还真的是这个意思。

  秦王早就发了书信给皇帝诉苦,言语安南的贫困。

  如果说大明是穷矿,但安南就是啥都没有。

  金矿银矿铜矿,但凡是能造钱的贵金属,那是都没有,或者说稀少的接近于无。

  这也就意味着,秦国建立后国库的粮食堆积如山,但钱却寥寥。

  皇帝没办法,只能送点外汇过去。

  而长时间的接济自然不顶事,只能借朝贡的名义,日积月累地送外汇。

  同样,对于大明来说,这等于是有了稳固的粮仓,北京人多,粮食再多也不会嫌弃。

  如此一来,日本,朝鲜,秦国,三国每年送入四十万石粮食,户部只需要支出十四万块银圆。

  在灾荒年的时候,确实是珍贵异常。

  仔细一算账,谁不明白藩国的好处。

  这要是建个十七八个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