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6章 甲申之乱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分探究。

  李明睿语重心长地催促道:“天命微密,当内断圣心,勿致噬脐之忧。”

  不得已,再次召开廷议。

  议题也是很直接:如何解决京畿之危。

  “李明睿有疏劝朕南迁。国君死于社稷,朕将何往?又劝朕先让太子往南京,诸卿以为如何?”

  崇祯皇帝满是期望的看着众臣。

  陈演眉头一皱,他向来反对“南迁”,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。

  光时亨明白,忙厉声道:“陛下,臣请杀李明睿。

  不杀李明睿,不足以安定民心;不杀李明睿,何以治天下!”

  说白了,光时亨强烈要求效仿于谦,守卫京城。

  于是,南迁之意,就此罢了。

  朝廷上下,人心尽南向。

  三月十六日,消息传来,李自成兵临居庸关,并且拿下皇陵所在的昌平。

  于是,廷议再次召开,参加廷议的,还有昌平守陵太监杜勋。

  他被李自成派来谈条件。

  面对众臣与皇帝,杜勋颤抖匍匐,哆嗦道:

  “李贼言语三件事,一乃割据西北为王,二为军饷百万犒军,最后愿朝廷剿贼,御虏,听调而不听宣……”

  听完,崇祯眼皮抽搐了些许,疲惫的双眸望着诸臣。

  说实在的,这条件还算可以,西北早就没了,贫瘠不堪,钱财什么的也无所谓。

  但,若是应下,朕岂不就是宋徽宗了?

  良久,他才开口道:

  “诸位卿家以为如何?”

  面对崇祯的询问,大臣们默不作声。

  这又是找替罪羊啊!

  崇祯皇帝一贯做法,大家太熟悉了。

  每每遇到重大事件,皇帝总是把大臣推到幕前唱戏。

  戏唱好了,便可以归功于自己的“天聪圣明、沉机独断”;万一戏唱砸了,他便翻脸无情,将奉命行事的大臣一巴掌打下去,甚至不惜杀人灭口。

  前车之鉴,历历在目啊。

  崇祯十五年,皇帝秘密派遣兵部尚书陈新甲与清军商量合议之事。

  不料,此事泄密,朝廷内外一片哗然。

  崇祯恼羞成怒,不顾大臣周延儒、陈演等人苦苦劝告,毫不迟疑地杀掉了陈新甲。

  卸磨杀驴,太果断了。

  此时得不到回应,崇祯心中暗叹不好,但又舍不下颜面。

  眼皮抖了抖,他急了,便扭头,看向内阁首辅魏藻德:“今事已急,卿自可决之。”

  (张演知亡国不远,二月末请辞)

  “微臣,微臣谨听圣裁!”

  魏藻德是崇祯十三年状元出身,不过四年,就担任首辅,可谓是官场上的奇迹。

  他一向口才极好,口若悬河,但此刻,他闭嘴了,一声不吭,就撅着屁股。

  “我是问卿家有何建议?”崇祯忍不住再三询问,魏藻德此时像哑巴一样,跪在地上,屁股撅得老高……

  崇祯感觉自己气疯了,一把推翻了龙椅,“推御坐仆地”。

  “那就,拒绝闯贼的条件。”

  这下,众臣哗然。

  大臣们目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