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)第1173章 选择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弟,你回来了!”朝鲁高兴地拥抱起来,对于幼弟的归来很是高兴。

  “是啊,我怕你们收割苜宿草累了,所以就回来帮忙,二哥在喇嘛庙里也托我带了一些香油,这是供奉在菩萨面前。”

  呼德笑道:“加在饭菜,能够保佑我们家长寿安康!”

  “阿弥陀佛!”这时,阿布则恭敬异常,双手握十,将香油缓缓地提过来,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。

  “这是我们家最贵重的东西,只有等到客人来的时候才吃!”

  呼德则道:“阿布,以后在家里说说就罢了,在外面要说咱们家是姓赖!”

  “知道了——”拖着长长的尾音,老头颇有几分倔强。

  呼德只能无奈。

  所谓的姓氏,在蒙古与西臧一样,一开始是并不存在的,只有贵族们才能拥有自己的姓氏。

  如显赫得黄金家族孛儿只斤氏。

  就算是普通人,也只是把父辈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加起来,就组成了一个姓名。

  但对于朝廷来说,这是毫无规律,且不方便的。

  故而,蒙古地区早就进行大规模的赐姓,亦或者说进行汉译。

  如,孛儿只斤氏,就译为鲍、包、宝、博、奇、罗、波;乞颜氏则为齐、祁、陈、秦。

  兀良良则是乌、吴、于、魏。

  越是大姓,汉译的姓氏也就越多,从而分化蒙古贵族和部众。

  孛儿只斤氏更是不得擅自取用,只有朝廷批准的贵族,才能取之。

  普通的蒙古人,自然是选择朝廷为他们挑选的蒙古姓氏,以及对应的汉姓。

  之所以不只是汉姓,完全是因为普通的牧民根本就不懂汉字,告诉他也记不住。

  蒙古姓氏则不同,口语话,易记。

  当然,在户牌上,自然是只有汉姓。

  这对于蒙古人来说,不亚于一场社会变更。

  底层的牧民拥有自己的姓氏,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独立个体,不再是依附贵族。

  拥有姓氏,看起来不甚起眼,但却是瓦解蒙古部落制,撅起根基之法。

  几百帐牧民,所有人都拥有姓氏,而且还是不相同的姓氏,凝聚力将会大低,贵族煽动其造反的可能姓也会大降。

  这是阳谋,也是大势所趋。

  呼德在千户所的私塾虽然只是旁听,但多年的耳熟目染,儒家思想影响颇深。

  在他看来,所谓的蒙古姓氏,不过是画蛇添足,家里沿用真正的汉姓,才是最好。

  蛮夷的姓,何等卑贱……

  到了晚上,一家人聚在吊锅前,吃着热乎乎的肉,尝着里面的几块碎肉。

  饭后,更是一人一杯暖洋洋的奶茶,让所有人都放松下来。

  唯独呼德不爱奶茶,吃着淡雅的清茶,让父母,尤其是阿布哼哧了几句:

  “瞧你那模样,要不是穿了袍子,还以为你是汉人呢!”

  “阿布,这清茶最好喝,你们那是瞎耽误工夫,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滋味!”呼德满脸遗憾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