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175章 过渡_大明世祖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沙地又多,刚刚够满足吃食,军队都是千里迢迢从延安府运来的粮草。”

  “许多百姓眼见河套分地了,都巴望着去河套呢,放牧也比种地强啊!”

  绥远设立后,榆林不再是边镇,但临近河套,故而常驻军也有两三千人。

  “军队的伙食,怎么也要管住的。”

  郑森郑重其事道。

  作为陕甘总督,民政不在他的管理范畴,最重要的就是督导军务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他四处巡查的原因。

  一旦军队出错,倒霉的就是他了。

  “可,督抚,从延安府赶到榆林,数百里地,腾挪的厉害,期间的损耗很大。”

  这时候,驻扎在榆林的参将则苦笑道。

  大明的规矩,地方上军队,县为巡防营,然后就是把守关隘的驻派京营。

  总兵坐镇省城,重要的关隘则是参将,副总兵分驻。

  他们不仅管理京营,也是地方巡防营的双重领导。

  陕西省是仅次于边疆的重镇,故而京营直接派驻了四千人。

  “那就再寻办法!”

  郑森眉头一蹙道:“我就不相信活人还能被尿憋死!”

  “督抚,末将以为,可以花费银钱从河套府勾买一些粮食过来。”

  参将低下头,轻声建议道。

  “哦?何来?”

  “黄河唯利一套,河套府种了数十万亩地耕地,不缺河水,长势喜人,粮食众多,是整个绥远最重要的粮仓。”

  “虽然距离我榆林较远,但架不住都是平地,沿着黄河往东走,拐个弯,再走个百余里就到了,反倒是能省了不少工夫!”

  郑森神色一动。

  无论怎么说,水运总是比陆运省钱的。

  而且延安府的粮价本来就高,在运到榆林之后,怕是会更高了,河套的平价粮吃着,反而更好。

  “我会上书朝廷的。”

  郑森点头道。

  改换军粮之事,可由不得他来做主,这都是兵部的安排,他只有建议权。

  不过,以他的圣眷,怕是大家都赞同居多。

  忽然,郑森想起来了:“你们这可种番薯?”

  “应该是没有!”榆林知府摇头道。

  “越穷的地方,就应该越要种番薯!”

  郑森郑重其事道:“你莫要以为我插手地方民政,但这实乃是救民活民的好东西。”

  “番薯藤可以喂猪,喂鸡,番薯不挑地,一亩地能收数千斤,实乃是一等一的利器。”

  “尔应该多看公报,莫要奉行什么无为而治!”

  被其一点,榆林知府瞬间脸红了,支支吾吾不知道说什么。

  郑森也懒得理他。

  对于这些老派官僚,尤其是内地官僚,他们见识不到什么是商税,同样也不想变更,一直都是萧规曹随。

  但种番薯这件事,已经实行快二十年了,榆林竟然还未普及,着实是失职。

  回到榆林府城,郑森抑制不住心中的烦躁,开始给皇帝写起了密折。

  对于贫穷之事,他倒是一笔带过,反而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65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